返回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服务点  国民法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服务点 (第3/3页)

之前询问修理店的店主时候,得到一条信息方金乡供电所,此前在西山设有一个服务点,五年半以前撤销。此前,该服务店是专门负责保障附近的厂矿用电。后续了解,该服务点有一个院子,有三名员工交替值班。包括嫌疑人傅广运。」

    停顿了一下,江远继续道:「值班期间,按规定是需要两个人,但服务点的三名员工私下里调换了值班时间,做二休三,所以,服务点始终只有一名员工在。另外,服务点配置了摩托车,有水电供应。日常任务,就是跑各个厂矿做维修维护的工作。」

    江远说的很客观,但实际上,是描述了一个可分尸的单独场所。

    所有人都听懂了,并各自在脑海中展开了推理。

    徐泰宁直接对江远道:「你继续说。」

    「是。」江远看看黄强民,再道:「柳处失踪的时候,是带着两名警员的。犯罪嫌疑人应该没有足够的武力正面对抗。也没有理由跟三名警察正面对抗。此前,柳处的车胎被扎,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的部分策略……」

    江远没有继续推测下去,转而道:「柳处第一次车胎被扎的位置应该就在抛尸地的矿洞附近。我们在矿洞附近,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进行寻找,没有结果。那从现在获知的信息来看,柳处也许是找到了供电所的西山服务点附近,或许又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你认为西山的服务点,会是凶手的早期抛尸地?」徐泰宁问。

    「很有可能。我们在紫峰山的矿洞挖的很深了,最早的尸体的死亡时间,正好是四年多以前。而从尸体的尸块的分解情况来看,四号尸源肯定不是一号受害人。」江远非常肯定的道:「另外,有尸体始终没有找到颅骨。推测凶手有一个更早期的,更靠近生活或工作地的抛尸点埋尸点,是很合理的。」

    紫峰山相较于方金乡来说,还是略微远了点。

    几十公里的山路,骑摩托车以30公里以下的速度,差不多要行驶两个小时的时间,实际时间可能更久。

    老实讲,没有点经验的凶手,心理素质不够的,就算是在荒山野岭运尸,都不敢运这么远的。

    而经验和心理素质,是可以练出来的。

    如傅广运这样的人,前期杀人可能很粗糙,在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匆匆忙忙的将之处理了,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但在有了经验之后,他的选择就可以更多,模式可以更隐蔽和安全。

    像是借摩托车这种事,他甚至可能还考虑到了经济性。

    徐泰宁对柳景辉的熟悉程度,则比江远更深,他下意识的就认可了江远的推理。

    柳景辉是那种没有证据,却能找到线索的推理天才。在徐泰宁这种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的刑警看来,柳景辉还有着天生的直觉。

    他总是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假设,并最终证明了它。

    所以,柳景辉数次排徊于矿洞附近,多次在凶手的抛尸地附近动用警犬,并调派远超一般水平的人力进行搜寻,毫无疑问的刺激了凶手。

    可以想见,要不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凶手是不会轻易尝试,去戳警察的轮胎的。

    这也是江远提出要对填埋后的矿洞抽水的时候,徐泰宁同意的原因之一。他既是因为资源充沛,线索匮乏,也是因为相信江远的判断,同时,徐泰宁还相信柳景辉不会无的放矢的在矿洞附近溜达那么久。

    不过,在矿洞附近的搜寻,始终未能找到柳景辉,还是让人颇为无奈,当时的想法,也许是矿洞过于复杂,也许是山路过于艰险,以至于跌落或被动跌落。

    现在看来,柳景辉说不定就是分别找到了凶手的抛尸地--这在正常的刑警来说,是不寻常的。正常的刑警,在遭遇了车祸之后,肯定得在原地拼命的寻找原因。

    但对柳景辉来说,哪怕是以自身为媒,勾出来的证据,也只是案件的一部分罢了。

    他总是用自己思路,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轻巧的侦破案件。

    要说柳景辉有什么错,或许是他低估了凶手的成长。

    凶手第一次戳车胎,制造车祸,让柳景辉逃过了一截。第二次,凶手大概也是进化了。

    「去找一份方金乡的地图,还有西山附近的地图。」徐泰宁不再犹豫了。

    下属应声而去。

    江远轻咳了一声,低声道:「我觉得可以调派警犬。最好是多调派几只,不仅可以尝试嗅尸,还可以把柳处和失踪的警员的物品做嗅源。最好,是将犯罪嫌疑人也做嗅源。」

    「可以,再把技侦的叫起来,查一下犯罪嫌疑人的手机,看看能不能划个范围出来。」徐泰宁打的都是富裕仗,用起资源来,从不手软。

    看《国民法医》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志鸟村的《国民法医》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服务点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