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6 清平岁月(36)三合一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206 清平岁月(36)三合一 (第1/3页)

    清平岁月(36)

    进京城的时候, 天空飘起了雪花。这是今年京城的头一场大雪。

    文定侯府门前, 乌泱泱的跪了一片的人。家里的管事一个个衣衫齐整的跪着。后面的侯府,大门是新刷的,牌匾也已经挂上去了。红灯笼从门口朝里, 挂的满满的哪儿都是。

    琼姐儿站在头里, 马车一停下来她就朝前来, 眼泪不由的噗嗖嗖的往下落。这一年,过的太难了。

    出城接人的人,将人接到进城, 就都散了。今儿没法登门去做客的。唯一陪到底的就是贺知庭了。

    贺知庭陪着琨哥儿和珅哥儿骑马, 边上跟着金逸。

    这京城, 是金逸没有见过的繁华。这一路上,跟着两个少爷,他才不至于露怯。

    从正街上转过去, 没走多远,就拐进了一条长长的巷子。这巷子有长长的甬道,这甬道宽阔的可并行两辆马车。

    甬道里一侧, 里面是连绵的房屋。

    这宅子得有多大?

    只觉得走了很长的路,才到了大门口。大门口跪着一地衣衫齐整的人, 男女都有。只站着一个少妇模样的女子,泪眼婆娑。

    这应该就是家里的大姑奶奶。

    果然, 就见琨哥儿和珅哥儿先跳下马,二话不说的奔过来左右的拉着这少妇,叫了一声“大姐!”

    琼姐儿看看两弟弟, 打量了一下,这才笑了,“祖父祖母呢?爹娘呢?”

    正说着呢,就见打头的马车上下来一男子,白衣黑氅,头上只一根古朴的木簪束着头发,不是父亲又是谁?

    “爹!”琼姐儿奔过去,“爹,你身体好了?”

    四爷一瞧,皱了皱眉:“怎么瘦成这样了?”

    贺知庭跟在边上唯有诺诺,不敢说一句反驳的话来。见帘子动了,他主动伸手,把这位帝师又好好的扶下来。

    四爷没叫女眷在门口下车,连同琼姐儿一起,塞进了桐桐的马车,“进去再说。”

    光是外院就有三进,走进去且得点时间呢。

    大门开着,马车顺着大门进去。林雨桐拉着琼姐儿的手顺势给诊脉,倒是没有大碍。只不过,日子过的不大省心就是了。

    琼姐儿不知道那是把脉,这会子只觉得娘的手暖乎乎的抓着她,却不知道话从哪里说起。

    林雨桐拍她:“不急,回来了,咱娘儿们有的是时间说话。”

    琼姐儿这才道:“被抄的东西,能还的都已经还回来了。基本没什么损失,一直就那么封存着,我看也不像是有人动过。既然又原封不动的拉回来了,一件件的又都有册子。下人又还都是咱们家原本的下人,除了一些自己求去的,又无甚要紧的人,基本管家管事也都在。我又按照之前的,能布置回去的都布置回去的。实在瞧着不成的,换成新的都拾掇好了……”

    果然,一进二门,下了马车,这府里还真就看不出多大的变化来。

    草木修正的齐整,该刷漆的都刷漆了,红灯笼沿着走廊挂了一大排。

    林雨桐叫琼姐儿去扶着她祖母,林雨桐自己去扶了老太太。琼姐儿拉着要走的林雨桐,“娘,老太太那边……安排到哪里都不合适。不过曾祖父当年养病的院子,那里清净又敞亮,冬暖夏凉,我叫家里的老人,按照曾祖父在世时候的样子,拾掇出来了。”

    办的好!老太太才是正妻,当年这府里的那位住过的地方叫老太太住都不合适。唯有老侯爷病了之后修养之所,才是最合适的去处。

    那里没别的女人的痕迹,不闹心。

    老太太是第一次来京城,也是第一次来侯府。林雨桐过去把人扶出来,她边上跟着姑太太,浑身局促的不行。一会子拽拽衣服,一会子拉拉袖子,很是无所适从。

    老太太倒是淡然的多,“这就是他挣回来的家业?”

    是!这是老侯爷挣回来的。

    挺好!挺好!

    林雨桐先带老太太去归云院,前面带路的婆子瞧着眼熟……哦!是小徐氏身边的婆子。

    倒是会钻营,不见小徐氏,就往自己身边凑了。

    林雨桐这会子没工夫搭理这些人,只安安稳稳的把人带进来。这里院子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小进的院子,姑太太住都是宽敞的。老太太来京,带的人不多,可也带了好几个婆子下人。又有原本的护院,都是跟着回来了。这都属于老太太的熟人。

    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老太太就摆手:“你尽管忙去吧。我这边不用照管。有我老婆子一口饭吃就得。”

    这也就是那么一说。刚才都看了,院子里是自带小厨房的。里面是精米细面,这个米那个米,这个豆那个豆,光是各色的糖就有七八种。又是活鸡活鸭的在笼子里养着,还有个小石头池子里,各色的鱼大的小的放着。各色安排的都是齐全的。

    老太太的人马都是原班子,各就各位就好。屋里瓜果摆着,点心蜜饯在匣子放着,都是新鲜的,马上就能吃。茶是温热的。

    处处都体贴。

    等没人了,姑太太打开点心匣子给跟在后面的她的孙子孙女,然后抱怨老太太,“您当年怎么不跟我爹到京城享福?”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你要再这么着,明儿就去城郊的庄子上去住。不叫你,你别过来了。”

    姑太太这才不敢说话,低着头摆弄她手上粗粗的金手镯。

    侯府的下人多,毛病不少是实话。可要是说省心,还是整套的班子叫人省心。这就是一个团队模式,跟主家疏远了一年,这会子都缩着呢。所以,林雨桐只要发下话去,金守家就知道怎么办。

    他原本就是管家,又在辽东一年,也见识了这位四奶奶的本事。如今家里的主子,从上到下,都待见这位。所以,下面最好别闹腾,闹腾了这位的脾气上来不比原来的大奶奶好。那位是笑面虎,这位是真虎。

    从老太太这里出来,林雨桐又转了徐氏那边。徐氏现在精气神好多了。路上是身体不咋舒服,这不是二儿子死而复生,大喜之下有些中风吗?这又急着赶路,一路上都在修养呢。这会子回来了,人瞧着也灵泛起来了。见了林雨桐的第一件事就是:“明儿千万打发人,把英姐儿给我接来。看见英姐儿,只当是看见你大姐了。这一家子才算是团圆了,我这心里才舒坦。”

    好!

    “明儿我们亲自去接。”林雨桐应承着,又跟吴姨娘点点头,这才出来。

    吴姨娘也这把年纪了,知道金家的秘密多了,也不往金匡身边去了。如今就只陪着徐氏,妻妾倒是越发的和睦起来了。如今也不要她动手做活,只专心的陪着徐氏。林雨桐瞧站在徐氏门边的那老嬷嬷,心说,徐氏连曾经的贴心人都不怎么贴着了,倒是更信吴姨娘一些。

    共患难的情分,有时候比什么都来的坚实可靠。

    大房那边,她去看了姚氏的屋子收拾的如何了。每一房的院子都是小三进。如今金伯仪都住大房的外院,林雨桐不好去看。不过琨哥儿肯定是敲过了的。

    大房的内宅归姚氏,她又叮嘱了一翻,不外乎有什么东西去哪里领便是了。

    回头把这规矩重新订一份。觉得部队那一套挺好,发下来的东西,按月发放。你用完了,你毁坏了,要么等着下次发,要么就自己另外拿钱去买。

    条条框框的都制定好了,各人自行其是便是了。是非自然就少了。她也就省心了。

    三房那边是不用操心的。唯一有争议的就是琅哥儿是住内宅还是住外院。外院收拾了院子,孙氏舍不得。琅哥儿却更愿意跟兄弟们住外面。母子俩争论不休,林雨桐才说,叫二姑爷先跟着琅哥儿住。一个住前面一个住后面。一听有路六爻陪着,孙氏这才作罢。

    转了一圈,回屋的时候身上都出汗了。

    四爷还没回来,他在外院有个院子,怕是在安置金嗣和金逸。这两孩子安排在他那边,金石跟着暂住几天,等这边都安顿好,腾出手的时候,再叫金石搬过去住。

    林雨桐一进院子,看到的都是记忆里熟悉的脸,一个个的带着笑意。一路朝里走,就有一圆脸的妇人走过来,眼圈红红的,“姑娘……”

    是了!这是原身从林家带来的下人,后来嫁给金老四原身身边的常随。

    原本叫碧草,如今叫高平家的。

    这两口子是三房的管事。

    林雨桐顺手就拉了她::“委屈你们了。”

    “哪里就委屈了我们,我是心疼主子。”高平家的说着,就小心打量主子的神色。主子还是那个主子,又不像是那个主子。叫她想亲近又怕亲近。

    一进院子,就有好几个妇人围上来。林雨桐颇有些烦。

    进了屋子,正看到金双几个一脸的手足无措,璇儿气鼓鼓的坐在边上,还有几个丫头缩在门口,如鹌鹑一般。

    “怎么了?”林雨桐坐过去,看高平家的,“可是几个姑娘有什么不妥当?”

    “她们拿双姐姐她们当丫头使唤!”璇姐儿气的眼圈都红了,然后又冲着那几个丫头,“想来你们也一个个的都大了,心野了。我这姑娘说的好也不好使了!告诉你们,双姐姐她们是家里的姑娘,不是伺候人的。要伺候人,那也是跟我和姐姐一般,伺候爹娘的……”

    “哟!这是谁惹咱们三姑娘了?”琼姐儿掀了帘子进来,“我才去安排点事,这怎么就闹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