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何以为师?  天唐锦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何以为师? (第3/3页)

且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而他们那些自称士大夫者,称“老师”称“弟子”的,却成群聚在一起讥笑别人,嘲讽别人年幼而未曾进学,却是将先师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放在何处,将先师之教诲置于何地?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齐威捋着胡须,赞叹道:“好一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今日拜读此文,谨受教矣!”

    众人见到那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不仅各自脸红,羞恼之余,亦不禁暗自忖度:自己这些年经受着世人吹捧、门下学子阿谀,是否已然忘却了当初的治学之心、求学初衷?

    难免汗颜不已。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这些人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时下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这些大儒,哪一个不是出身世家门阀?深知其中之利弊,而这篇文章,正是针对这种时弊,畅所欲言,为师道正名!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这篇文章,却以朴素之词汇,尽诉深刻之哲理,令人观之酣畅淋漓,发人深省,与时下之文风大有不同。

    诸人一边看,一边心里纠结。

    文章写的是真好,但是这根本就是打他们这些人的脸!

    刚刚还嘲讽房俊年幼无知呢,人家这就交给大家伙如何做一个老师,如何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了……

    齐威一边看,一边捋着胡须,不停颔首。

    只是看到最后,却是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最狠的,乃是最后一句。

    “时唯冬日,群贤毕至,有老朽抱残守缺,不知为师之道、不懂进学之阶,余不忍其行差踏错、误入歧途,作《师说》以贻之……”

    齐威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谁是老朽?

    当然是他!

    刚刚自己那般教训人家,结果人家的文章之中便将自己给骂了,“不知为师之道、不懂进学之阶”,这等指控,对于一个一生治学、教谕学子的大儒来说,不啻于杀人诛心!

    .。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