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9章 民国旧影(16)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29章 民国旧影(16)三合一 (第3/3页)

,照价即照涨不照跌,三月照价五月归还,五月不还再照价。比如说,一地主上年借给农民二石五斗芝麻,当即折成五石苞谷,第二年夏收苞谷价高,食盐价低,又按苞谷折成六百斤盐,同年秋盐价低,苞谷价高涨,又把盐折成二十四石苞谷,一年利息是债本的四倍。时下流行着的“一年成”和“ 一年光”的俗语,就是说的这个照价的高利贷。因为这个高利贷,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林雨槐哼笑一声:“我说驴粪,这些年你干的那些脏事还少了。收敛着点吧,别真生个儿子没屁|眼。”

    吕奋脸上的恼色一闪而过,尴尬的笑了笑,对着四爷一拱手就利索的走了。

    林雨槐这次啊跟四爷和林雨桐道:“这王八蛋心黑着呢。在咱们这一带放的利都是跟斗利。这玩意谁招架的住?”

    跟斗利,就是还的时候要翻一番。

    “一年翻一番?”林雨桐问道。

    林雨槐摇摇头:“得看你借多少,借的少了,他一个月翻一番。”

    也就是说这个月借一块钱,还的时候要还两块。要是还不上,第三个月就是四块,第四个月就是八块,以此类推。

    这也太狠了!

    “年初的时候,就逼死了一家。”林雨槐朝外一指,“胡同口老赵家,男人病了借了三块,结果半年时间就成了一笔天大的数字。这玩意逼着人家媳妇去窑|子里赚钱抵债,还要卖人家的闺女儿子。那媳妇当天答应了,结果去药店买了一包耗子药,给男人孩子喂了,她自己撞死在驴粪家门口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警察局去了两个人看了看,这事就这里了了。回头驴粪屁事没有。一年一年的,钱也没少挣。”

    杨子从槐子身后闪出来,问四爷道:“这就是白先生说的剥削?”

    白先生,是说白坤。

    四爷点点头,如果这都不算剥削,什么才算是剥削。不是工党善于煽动人心,要不是他们的理念引起了共鸣,谁说什么也没用。没受其害,不知其苦啊!

    如今,这林家的学堂,俨然成了白坤的一个宣传阵地。像杨子这样的孩子,心里恨明显的就有些倾向。

    林雨槐笑了笑,拍了拍杨子,“给阿玛的饺子送过去了?”

    杨子点点头:“送去了。那边的日子也挺好的,我去的时候,瞧见刘婶子正包饺子呢,还是羊肉馅的。”只是看见他进来了,赶紧用盖子盖上了。

    林雨槐对四爷和林雨桐道:“你们也赶紧回去吧。外面怪冷的。这看着,又像是要下雪了。”

    别看两家挨着呢,大年三十也是各过各的。老规矩不能坏了。林家是林家,尹家是尹家。后世那些女婿在丈母娘家过年的事,绝对不会有。

    林雨桐回屋,这才将早就包好的饺子,还有切好的肉,做好的菜都分了一份,叫四爷给白坤和白元叔侄送去了。

    等到了晚上,天上飘起雪了。各家各户都在家里过年。只是鲜少听见鞭炮声。偶尔传来的,好似离这里远的很。如今这过年,有顿饺子就算是把年过了。好些人家都是没有年夜饭这一说的。留点好的,还要等大年初一吃呢。

    林雨桐倒是不是委屈自己和四爷,最近老是闻卤肉味了,腻味的很。她给自家只包了韭菜馅和酸菜馅的。

    两人相对坐着,偶尔抿一口小酒。屋里炉火旺盛,炕上暖意融融。

    “这么过日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寂寞了。”四爷喝了两口酒,心绪有点发飘,“你说要是有孩子多好,这会子屋里该多热闹。”

    人过日子,就是过的希望。要是没有了为孩子奔忙的心,人也看不到指望了。

    林雨桐看看自己的肚子:“要孩子?这世道,我真是胆战心惊。”

    “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四爷摆摆手,“有没有孩子的,也没什么要紧。”

    林雨桐掐着手指算,这要是等和平了再要孩子,那时候,自己和四爷也才三十多岁,也不算晚了。完全来得及。

    她这么说了,四爷就笑,“你怎么还当真了?”

    这也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转眼就被抛到脑后。

    外面喧闹起来的时候,林雨桐看了看表,才凌晨三点。外面已经有孩子的笑闹声了。这时候拜年可真是够早的。

    起床梳洗过后吃了早饭,四爷才去将门给打开。此时,外面已经等了一群孩子。他们也不嫌风大雪大,全都缩在回廊下,等着这边开门。

    “金先生过年好。”参差不齐的喊声,叫四爷觉得心酸,“进去吧。赶紧进去吧。”

    这些孩子守在这里拜年,只是因为知道这边的日子过的好,过来能混点好吃的。如今出去拜年,可不像是后世那样,家里再不济,也有瓜子糖果什么的。只要来人,就尽管吃。现在这可不一样,即便是日子过的去的人家,也不会将东西摆在外面。都是遇到亲近的人带着孩子上门来,才将柜子打开,抓上一点给孩子,算是个意思。至于给左邻右舍孩子压岁钱,那就更没有了。自家肚子都填不饱呢,哪里有那些讲究。

    而孩子们自有他们的智慧,选那些家境好,脾气好,心善的人家,成群结队的去拜年,总能讨点什么。

    林雨桐将瓜子花生都放在堂屋,由着这些孩子抓,然后厨房的锅里,白面大肉馅的包子也快该出锅了。她也没给孩子压岁钱,只一人发了一个包子,引起一阵欢呼。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的咬一口,有的孩子赶紧捂在袄子里,说是给长辈带的,给弟妹留的。

    等着一拨孩子去了,四爷就笑:“你这是招狼呢。不信你等着,转眼就又来一拨。”

    这包子本是林雨桐蒸出来,叫四爷带着去林家各家拜年用的。也不用什么点心酒水,没什么比白面肉包子更好的东西了。结果看见那么些孩子在门口守着,不知道多长时间,就为了一点吃食,她这心一软,得!还真叫四爷说着了,一拨一拨的孩子接着来。有些都是听了消息跑了挺远的路来的。

    杨子要撵人,林雨桐到底拦住了。叫了杏子和林母过来搭把手,锅里不停的蒸着。没有肉了,就是大白面的馒头。反正大年初一一天,就用去六袋子面粉。

    “哎呦!你这是败家!”林母念叨了一天了。如今的美国面粉一袋子两块六,六袋子就花去了十五六块钱。还有那些些肉,一天花了二十都不止。

    从这天起,金四爷又多了一个雅号,叫金大善人。

    大年初二算是回娘家。一早起来,四爷和林雨桐提着馒头将林家大杂院走了一遍,这才回了林家住的厢房。

    没想到除夕夜都没回来的林德海,今儿却回来了。

    “姑爷第一年过年上门,我怎么能不回来呢?”林德海坐在上首,看着比以前胖了一些。看来这刘寡妇把他伺候的挺精心。

    也许正是看着姑爷上门这一点,林母也没跟林德海呛声,只在灶台前忙着,没搭理他罢了。

    四爷又拿了几块钱直接递给林德海:“也不知道岳父喜欢什么,就没买那些不得用的。这些钱您拿着,有喜欢的自己去买。”

    林德海脸上的笑意马上就浓了,竟是还板着脸训了林雨桐几句:“不要总往外面跑,姑爷不计较可你不能太过了。还是要早早的开枝散叶的好。”

    这话林母赞同:“你阿玛这话对。”私底下还低声道:“像姑爷这样的女婿,你上哪还能找见?不赶紧生个孩子把他的心拴住了,以后可怎么办?”

    我怎么什么时候都沦为必须抓住四爷的角色,而不是四爷必须抓住的角色。

    为了姑爷上门,林家确实用心了,光是这一桌子菜,就花了好几块。饭桌上气氛也不错,喝了两杯酒,也都放开一些了。槐子问一些四爷在美国的事,林母和杏子又问林雨桐这些年怎么过的。美国的事四爷挑了一些说了,林雨桐只捡了江湖见闻,当故事说了起来。说着说着,话题又到了杨子上学的事上了。林雨桐觉得一杨子现在这进度,考上中学还是不成问题的。正说的热闹,杨子却突然抬头道:“大哥,姐夫,我不想上学,我想去当兵去。”

    当兵?兵荒马乱的最怕的就是这两字!

    林母手里的筷子一下子就掉了:“当兵?当什么兵?你要是想当差,叫你大哥给你在警察局谋个差事不行吗?当兵……这天南海北的,到处乱糟糟的,你这是要我的命。”

    林德海倒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杨子:“哎呦,这真是小看你小子了!一直以为是个狗崽子,没想到还挺爷们。行!有胆气!你要是真敢去扛枪,老子就认下你这个儿子。记在林家的族谱上,你就是我林家的种!”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