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65 江湖有你(37)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465 江湖有你(37)三合一 (第3/3页)

娘又送了一次银钱,却没再见武三通,带着弟子也走了。

    丐帮上下事务最多,洪七公不能只留下一个地方。加之四爷又灭金攻夏的打算,因此上,这两个地方的丐帮,主要任务便是要收集传递各类消息,他也走人了。

    最后留下来的,反倒是黄药师。

    那个林子里的迷踪阵,彻底的绊住了他的脚步。

    有时候想想,这黄蓉不算是特别好的女儿,但黄药师也未必就是一合格的爹。孩子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他多着急。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执着的很。

    林雨桐也思量着,这黄蓉和郭靖总得要回来的吧,结果这一等,等到年底也没见人。等再见到的时候,都已经是三年之后了。

    这三年里,龙儿由小豆丁长成了小姑娘,一半时间在家里学文,一半时间在巾帼营习武。莫愁如今已经两千多人的巾帼营的统帅了,进出穿铠甲的时候比穿便服的时候还多。

    而华筝当真去了活死人墓。她是去避风头去的。龙儿倒是想把她接过来住,但她的身份……确实不好安排。在成吉思汗死后,她被安排联姻一个远到记不住名字的小国为王妃。因着她跟拖雷的关系近,而拖雷恰好是夺嫡的失败者,她跟着遭受了牵连。那个她压根都没听过的地方,去了就别想回来。她也不会去的。于是便逃了出来,怕因为她叫自己跟蒙古起冲突,她自己主动要去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里,李莫愁的师傅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孙婆婆。因着李莫愁一直没返回门派,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逐出门派这话。当时送华筝回去的时候,那位已经去世了。孙婆婆正担心古墓派后继无人,结果李莫愁回来了。她自然不提逐出师门那话!李莫愁也在她师傅的灵位前说了:“当年的祖师婆婆,也是跟王重阳齐名的抗金英雄。他全真教能抗金,我古墓派为何不能?”她发誓说,要让古墓派的名声,传至江湖,乃至后世。

    孙婆婆就更无话可说了。正好又来了华筝,便是李莫愁要走,孙婆婆也没拦着。

    不过莫愁再回来的时候却带着一个几岁的孩童,是个女孩,叫洪凌波。父母被山匪杀了,李莫愁便捡了她带回来,林雨桐问说:“要收弟子了?”

    李莫愁看着那孩子便摇头:“不是弟子,我收个养女吧。”

    林雨桐一愣:“你这是……不打算成亲了?”

    是啊!不打算成亲了。

    李莫愁笑了笑,陆展元跟何沅君成亲后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何沅君真就成了寡妇。好在怀了孩子,留在了陆家庄,给陆展元生了一个闺女,其他的便不知道了。陆展元一死,本以为应该没什么感受的李莫愁,突然就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男人女人,不管当年怎么的海誓山盟,可到头来,总会有一个先另一个而去的。与其到到时候形单影只,倒不如就一个人潇洒来去,“姑姑有龙儿,我觉得羡慕。”不想成亲,却想有个孩子,最好还是个女儿,于是碰上一个,“还挺合眼缘的……干脆就是她了……”

    不改名不改姓,就当女儿养着,这便是洪凌波。

    她养女儿是不会养的,一般就是放在巾帼营里,跟着年岁小的孩子一起,反正糊里糊涂的,三岁的孩子也都长到五六岁了。

    而这三年里,一步一步的扩张,四爷已经将金国和西夏,统统纳入了版图。其地理位置上的大小,相比起南宋,只大不小。

    当然了,富庶那是比不上的。但要说百姓的日子好坏,北地人,倒是更认为北地好。

    你说你们是鱼米之乡?

    不!北地一样可以产稻米。辽东那一片,原以为该是极寒之地的,可如今种起稻米来,也一样丰收。原本是没人北迁的,可自从那边能种稻米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算在那边购置庄子田亩。

    四爷又在那边驻军,田亩随他们开垦,一时间,竟是北迁成了一股子热潮。好些在南边没有田地的百姓,拖家带口的过来往北边去。人若是连活都活不下去了,也就不挑去什么地方了。

    不说这作为主粮的稻米大麦小麦,便是各类杂粮,尤其是番薯和玉米的推广,叫治下再无饿死的饥民。又有棉布开始普及,虽然还只是家庭式的自给自足或是小作坊制作居多,但若有富裕必能靠着海港运往高丽和倭国,换取金银。

    时间一晃而过,说快也着实是快了一些。

    “可不是快吗?”穆念慈如今已经变成一个标准的贵妇人:“我们过儿都满地乱跑了。昨儿阿康还训斥,说是该开蒙了,却只知道傻玩。”而且特别爱跟着龙儿玩。

    林雨桐笑了笑,看了一眼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眼巴巴的盯着院门的杨过,心里便是一笑,这孩子是等着龙儿回来呢。

    龙儿今儿回来的有点晚,一个人跑的鼻尖上都冒汗了。进来的时候拽了杨过一下:“你怎么又来了,你家没饭吃了吗?”

    杨过巴巴的拽着她的袖子,被她拽的踉踉跄跄也不撒手:“姐姐……去玩……”

    去哪玩呀去玩?

    没空的!

    “我找我爹有事,你别闹,乖乖的坐着,我一会给你糖吃。”说着,就给林雨桐和穆念慈打了招呼,拎起茶壶灌了半壶的水,用袖子抹了嘴,撕开杨过直接就往外走。

    杨过憋着嘴要哭,林雨桐就问说:“你找你爹干什么?先跟弟弟玩,你爹正跟你姑父谈事情呢。”

    谈的事情还是大事情。

    完颜康是来请四爷无论如何都要入住皇宫的:“……如今不是推辞的时候,宋国那边的消息,那位还想册封主公为晋王……”

    晋王这个封号,在宋国可是个了不得的封号。

    因为赵匡胤当年就封过其弟赵光义为晋王。这里面暗含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宋国龙椅上那位宋理宗赵昀,跟四爷原身的身份赵畇,其实是平辈人。比起年纪,四爷还较为年长几岁。而赵昀是赵匡胤的第九世孙,赵畇呢,是赵光义的嫡系子孙。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要封四爷为晋王,代表的意思便是要南北一统,只是暗含将来继位也可以像是太|祖太|宗那般兄弟间传承呀。

    可这种事情,不落到白纸黑字上,能作数吗?况且,南北压根就是两套班子,便是四爷肯,追随四爷一路打过来的这些人也不肯。而且,两边也不可能亲如一家。

    宋国人恨金人,恨不能生啖其肉。可四爷对金人的态度,却是融合。哪怕金国破了,金人也未曾收到迫害。便是宗室,也只是圈禁而已。不曾受到什么不尊重的待遇。

    完颜康对这一点,真的特别满意。言出必行,说到就一定做到。哪怕这么做,会对南下进一步的一统造成障碍,也毫不犹豫。

    如今不是三年前了,三年前只两省之地,如今已经是半壁河山。此时不登基建国,更待何时?

    “这两年,皇宫也算是另外修葺了一遍……”完颜康低声道:“人人都想着位列朝班,有个正统的身份。这也是人之常情。”

    是啊!也是时候了。

    可这建国,建个什么国呢?

    四爷问林雨桐,林雨桐觉得这个无所谓呀,叫什么都是表象,只看内里是什么才对。哪个国号在立国之初,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可国家将来成为什么样,跟这个却当真没啥关系。

    她就说:“宋元明清,这都是叫老了的。要么就还叫宋,要么就叫元……”叫清就没意思了吧。

    四爷看她,这么想简单是简单了点,但道理却并不简单。他就说:“那就听你的?”

    林雨桐高兴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听我的吗?这不是顺着趋势走吗?

    剩下的便是册封了。

    头一个,杨铁心册封为耿王。

    完颜康还是被册封为赵王,这是他心底的一点执念。

    亲父子两个都有爵位,四爷的意思便是:若有次子,两个儿子皆有爵位继承。

    这个恩宠还没给完,因着穆念慈是义妹,又给册封了义云公主,当真是一门显赫。

    剩下的侯爵,又册封出去不少,像是卢东来这个丐帮出身的乞丐,像是阮侯这样的孩子,这么多年下来,也是屡建功勋,给个侯爵相酬。

    李莫愁为将军,三品武官。便是郭大娘,因着纺织有功,林雨桐也给了一个‘贤盛夫人’的诰命。

    等把这些都做完了,四爷才一本正经的问龙儿:“你呢?将来想做什么?”

    龙儿看了看她爹屁股下面的椅子:“我不坐它!叫娘把朝闻阁给我吧!”

    四爷满怀期待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不无埋怨的看桐桐:都怪你!江湖江湖,整日里嘴上挂的都是江湖。看看,孩子被你带偏了吧。

    林雨桐:“……”她志不在此,怪我喽?! 166阅读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