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77 烟火人间(11)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377 烟火人间(11)三合一 (第3/3页)

    如今没有说羡慕班里谁家有钱之类的,都是看谁学的好。这也是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缘故。有钱,大多数人看来,那就是暴发户。暴发户人家瞧不上的,认为钱是走了大运赚来了,可这好运不能跟着人一辈子。什么能跟着人一辈子?那便是知识学问。只要学到肚子里,将来就不愁了。

    可在很多人或是酸或是妒的把四爷和桐桐当暴发户的时候,却有大学朝两人抛出橄榄枝。

    是姜有为跟人家提的,结果XB大学就给两人发了邀请函,说我们开设了企业管理这样的函授课程,你们要是有兴趣就来吧。

    函授文凭,在这个时候是国家承认的文凭。

    现在很多领导的学历不够,都是这样通过函授的方式,取得文凭的。而且XB大学在本省来说,是一等一的。便是放在全国排名,也不算是低。

    函授又不需要整天去上课,都是社会人士,便是面授课程,也是放在寒暑假,然后为期也不过是十天到半月。考试相对来说也容易,当然了,学费就很贵了。

    但如今对两人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先是姜有为的好意,认为有个学历对两人的以后有些好处,这个就不能拒绝了。又鉴于那点知识考起来对两人也没难度,真不占用时间。想想要是以后不叫人质疑,当然还是叫人觉得越有文化越好。

    行吧!那就去报名吧。

    报名完了还有入学考试,两人又买了高中的教材在家里装模作样的看书。其实姜有为能说这话,就是说考试保两人过的。但也就是考语数英历史地理,能有多难?

    为了不叫人家疑惑,自家考试还得悠着点。

    比如英语,两人只挑初中有的知识点,答了一点,蒙了一点,成绩考个四五十分就行了。这个很好解释,只说是听家教老师给孩子上课,听了一点。语文这个好说,一百分的满分考个八十上下也是能的。数学也是,选择题能说蒙对的,填空题是答一大半胡乱的填一小半,计算能算的都算对了,大题不把整道题算完,都是算了一半,估计能得一半的分值了,就不做了。保证成绩在六七十之间。历史和地理好好答没事,这个便是爱看闲书的和有点常识的,都能答个八|九不离十。

    成绩平均下来,能过及格线,就差不多了。

    不惹人怀疑,也不会叫人觉得这走了门路却水平太差。刚刚合适。

    那边录取了,家里老爷子高兴的什么似的,花钱干什么他都心疼,只花钱上学这事,他一点也不心疼,“还是如今好啊,要是有个学历,在厂里怎么着也能当个领导了。”

    呵呵呵!

    一心念着的还是厂里。

    如今厂里都抓瞎了。人家二厂三厂虽然波折重重,但是重组总厂的事也已经提上日程了。退休的工人,给每月发放最低保障金,在职的工人,下岗的,一次性买断工龄。每个人拿到的钱数也不一样,从几千到一两万的都有。

    当然了,这都是流传在坊间的话,具体的还没下来。

    可一厂已经急了,卖了那么一片地,也就是保证大家过了一个年。可这厂里的地皮是有限的,还能靠着这个过日子?不管是给最低保证金,还是买断工龄,钱到手里,大家就有活路不是?

    现在轮到工人急了,急着找领导,找领导也没用,葛秋成压根就不露面。于是,大家想办法,那么些个工人,乌泱泱的上街,把整个纺织路给堵了。

    人一排一排的站着,胳膊搭在彼此的肩膀上,组成人墙,前面打着横幅:我们要吃饭!

    林雨桐和四爷回来,车都开不进去。

    把车停在路边,两人走着去学校接孩子,这人太多,怕把孩子挤到。

    好容易回来了,老太太还没做饭呢,也在小区门口站着看呢,好些个老人都在那里抹眼泪。

    晚上吃饭的时候,人还没散呢,说是上面派了人下来,正跟职工代表谈话呢。

    老爷子就说:“这回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什么啊?

    四爷就叹气:“工龄买断了之后,这算是把厂子得整合在一块了。可是咱们如今住的房子,是厂里的资产。说是买断工龄,可这买断工龄的钱搭进去之后,估计也未必能拿下如今住的这房子。”

    自家这是六十平的,就是按照三百一个平米的价格算,这也得一万八千块呢。

    这么一算,可不是!双职工的话,家里就得搭进去一个人的钱买下现在住的房子。

    要是觉得这么糟心的话,想想那些本身还没从厂里分到房子的那一拨人。他们拿了钱之后,厂里真就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了。看是买城中村或是城郊的院子还是怎么着的吧,反正境况也不会很好。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不到退休年纪,买断工龄的钱也没几个,就算是分了房子,他们手里的钱也不够房子的作价的,又该怎么办?要么放弃房子,拿钱走人。要么就得借债买下房子,然后慢慢的还。这部分人子女也都刚成年,有个要供养大学生,有个急着给儿女婚嫁,又碰上这样的情况,真能逼的人跳楼。

    事情可不就是这样的,这条件一出来,这重组的事又停滞了。

    领导开始单独谈话,四爷是被叫走的第一拨人,意思是下岗,买断工龄给四爷支付一万三千块钱,再掏五千出来,那套房子就是你们家的。

    大势所趋啊!四爷利索的办了手续,以后这就跟一厂没有关系了。

    因琦那边是两口子,都下岗了,每人给一万一,总共两万二,房子作价一万八,结果两口子最后手里还落了四千。

    因大姐和因二姐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只因大姐这次,死活不拿房子作价的一万八来。她就说:“我婆婆带着她外孙住呢,不叫我们进家门,说房子当初是分给他们老两口的。那就自己掏钱把房子买下来好了。我手里有那一万八,看谁家讨不起这笔钱,不想要那房子的时候我多花一两千的再买回来,也比掏钱给老太太和她外孙住强。”

    对于这两口子来说,一万八绝对是笔大开支。大姐夫在这事上也没坚持,心里想着:这么着也好,哪怕将来给她们在外面租房子住呢,得叫他们知道,啥也不是白来的。

    还真有四十七八的两口子,两人买断之后才一共得了一万多一点。根本就不够房子钱的,因大姐花了给了人家两万,然后把房子转到了自家孩子的名下。至于他们家原来那套,那李家的老太太掏不出那些钱来,找李国槐,李国槐只说买了房子了,真没钱了。这老太太也是能人,就跟厂里闹,你要是有能耐,就把我们这孤老婆子和没成年的孩子往出赶。谁敢动手拉扯,她立马往地上一赖,讹上你了,你还得给我看病。

    行行行!惹不起!反正好些人家还不愿意买断工龄了,都在那里磨蹭着。什么时候清理完毕鬼才知道。于是,李老太太带着外孙外孙女就在那房子里赖着呢,谁也拿人家没办法。

    因大妈都说:“这老亲家还真是豁得出去。”

    人逼得没法子了,还有啥豁不出去的。

    转天因大姐过来,后悔的什么似的,“我们买了人家的房子花了两万,他们从我们这里赚了两千,加上他们自家的钱,你知道人家没去城郊买院子,拿钱干什么了吗?”

    不知道啊!

    因大姐一拍大腿就道:“那农贸市场你知道的吧!就是你娘家哥嫂开铺子的地方。”

    这个知道。

    “人家那铺子开始往出卖了。价钱还不贵,铺子大小不一样,还有大棚子下面的摊位,人家也卖。一个小点的铺子,才八千。人家买了个铺子,在城中村暂时租了房子住,那边生意都开门了,弄了个肉铺子,门脸不大,可瞧着生意好啊!你说我这死心眼的,咱在城中村要房子有房子,要院子有院子的,干啥不把钱买成铺子,哪怕是租出去,也比我早上卖包子挣的多!”

    可后悔也没用了,机会错过了就真错过了。

    林雨桐比较惊讶的是,林家那边估计也要把他们家现在的铺面买下来,可一直到现在,也没上门借钱来,看来,那买菜的营生比想象的要挣钱的多。

    因大妈就说:“那你可小看你那嫂子。开春的时候,她专门批发野菜。那玩意农村到处都是,我见你大哥蹬着三轮一车一车的拉,那都是没本钱的营生,人家还卖了个高价……”

    林家老两口在家,拿着铁铲一铲就是一片,一个铲,一个收拾的装货,儿子来回的拉,儿媳妇往出批发,简直跟捡钱一样。

    林雨枝后来偷偷的跟林雨桐说:“别看咱那嫂子抠门,但这是真会抓钱。春上把爸妈都快累死的,结果听大哥说,光是春上,人家就赚了两万多……”

    怪不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