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48.鸾凤来仪(2)四合一  敛财人生[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148.鸾凤来仪(2)四合一 (第3/3页)

字——主战!我告诉你,主战与主和,这也是半月前才有了明朗的说法。她远在南康,却能根据只言片语的信息,推测出朝中将要发生的事。你还敢说她不懂?”

    “怎么会?”太子妃跪坐在地上,“怎么会?”

    “荒地里长起来的杂草,确实是比温室里的花儿更茁壮。”太子站起来,起身将信重新装起来,“梧儿下一步怎么安排,你最好早做决断。不要总怪我偏疼临安,你就不想想,如果桐儿遭遇不测,梧儿没机会站在众人面前,这后继之人……孤不得不做好这个准备……”

    太子妃颓然的坐在地上,太子走了良久,她都没能站起来。

    陈嬷嬷进来,将人扶起来:“娘娘,您现在该拿主意才是。听殿下的意思,小郡主是极为能干的……想来总能回来……”

    太子妃摇头,将人推开,直接去了案前,写了一封信,封好口之后递给陈嬷嬷,“天亮之后,给我父亲送去。交代他,务必要如此……”

    陈嬷嬷刚才帮着磨墨,看了几眼,她接过信却没急着去:“小殿下的意思,是主战……”

    而您,却坚持叫陈老大人主和。

    这不是意见相悖了吗?

    太子妃从卧室走出去,去了佛堂,默默的跪下:“嬷嬷,你就没想过,一旦开战,这人还怎么换回来……”

    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主和。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先把人迎回来。咱们提前,悄悄的叫人护送梧儿去边境,兄妹俩在边境就换回来。打从入了靖国的那一刻起,出现在人面前的,都只能是梧儿。两人年纪还不大,以修养身体为由少见人,趁这个机会,跟着大儒们长些学问,有个两年,再出去,谁敢说以前的梧儿不是梧儿……”

    可一旦开战,变数太多了。关键是,“我不能把两个孩子都放在险境之中。一个从狼窝里还没有救回来,又把一个送到战场前沿……”

    “可是这主和……太孙换了郡主,小郡主又该如何……”陈嬷嬷低声询问,“老奴觉得还是不妥当。”

    “先送‘表小姐’去别院,到了别院之后,梧儿脱身去边境。换过身份,桐儿秘密随行,进了京城,去别院。她就是陈家的表小姐。郡主也罢,表小姐也罢,姑娘家总少不了要嫁人的。养上两年,学两年规矩,找个四角俱全的人家……厚厚的给上陪嫁……必不会叫她受委屈。等到将来……太子继位……”她的声音低下来,“总少不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梧儿好,桐儿才能好。若不然,就凭着殿下偏袒临安的样子,这将来……”

    陈嬷嬷心里叹气:既然小郡主是如此一个有主意的人,又怎么会那么轻易的听人安排。说是表小姐就是表小姐了?

    况且,她主战,会不会是已经想到了娘娘说的这种可能呢?

    可这话她一个做奴婢的却不敢说,只拿了信,默默的退了出去。

    要出门的时候,听到娘娘又交代了一声:“不要叫凤鸣苑知道。”

    而太子,却已经召集了人在书房议事。

    詹士府的官员今儿是请不来了,都在家团年呢。倒是东宫教授,算是皇上给太子的师傅,都是住在府上的。平时帮太子解答学问上的难题,其实这二人,也当幕僚在用。

    柴同先道:“太子若先主战,便有不慈的嫌疑。而如今太孙殿下主动要主战,臣觉得这是个机会……”

    太子看向另一人:“谨之先生,您看呢?”

    “主和,一不说称臣,二不说纳贡,三不说分割城池,那能选择的就只有金银、珠宝、美女。再不行,就是盐和铁。就只说金银珠宝美女吧。先不说北康答应不答应,就说答应了吧。这得多少才够数呢?不说金银国库拿不出来,就是能拿出来,人家开口要几千美女,这给是不给。比起财宝,北康更愿意要女人。多多益善的女人。繁衍生息,那就是人口!可真要如此,殿下啊!只怕靖国上下,无不怨声载道!太孙人未回,便先失民心。此法不可取。”

    “那先生之意,主战又当如何?”太子手抚在额头上,皱眉又问了一声。

    “这主战……”他摇头,“不说圣意如何,就只说这战,又该拿什么打呢?国库空虚,年初工部预估得需银子一百五十万俩……可年底呈给户部的条子,整整花费了三百二十万俩。超出的一百七十万,而圣上的极乐宫却还没有建造完成。而年前,各部官员的俸禄都发不下去了。武安王吵的最热闹,请战请战……可他很清楚,朝廷拿不出银子给他打仗的……”

    太子把手捂在胸口的位置,那里是一封信,一封千里迢迢才送到自己手里的信。他的声音几乎是颤抖着的:“所以……如今和不成,战不起,是吗?”

    书房里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和不成,战不起,这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本钱把太孙给接回来。

    太子的手才茶几上拂过去,茶盏应声而落,摔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堂堂一国太子,却连自己的孩儿都不能相护,这当的是哪门子太子?”

    呼啦啦,书房里跪了一片。

    柴同却道:“殿下是该主战。就如小殿下所言,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殿下,这是气节。您该将它当朝俸给皇上,好叫天下人知道,咱们的太孙,是个什么样的太孙。这样的太孙,该不该迎回来?想来朝中清流,是会上下奔走,为太孙筹谋的。咱们知道战不起,皇上也知道战不起。既然站不起,又得想要太孙回来。那便还是得和。臣倒是觉得,和,也未必就行不通。如果有机会,臣倒是想去北康看看,见见太孙。走一步算一步,见机行事。或许有别的机会也未可知。另有,臣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太子皱眉:“问便是了。有什么不能问的。”

    柴同小声道:“臣想问,殿下是想臣等救回您的儿子,还是救回太孙殿下?”

    太子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桐儿不是太孙的事传出去了?

    他锐利的看向柴同,却见他眼里的歉意一闪而过,恍然间,他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是知道北康的太孙并不是真的太孙。他只是想问,是单纯的想救儿子的性命,还是带回来的必须是太孙。

    这话听起来别扭,但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

    如果自己要求带回来的必须是太孙,那么就必须风风光光的,光明正大的带着靖国的太孙回来。

    如果只在乎那孩子的性命,那就好办多了。只要确保他活着,并且带回来。比如,可以用一场意外,叫‘太孙’丧生。将桐儿偷摸的带回来。要是安排的好,‘太孙’的死,说不得倒是能反咬一口,从北康咬下一口肥肉来。

    这个太孙没了,以后还会有另一个太孙。如此,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而这个提议之于他而言,却也心动了。桐儿到底只是假太孙,就算是迎回来,她还是得让给梧儿。而梧儿,长在妇人之手,养在深宅内院。这样的继承人……

    该如何取舍?

    太子摆摆手:“你们下去早点歇着吧。孤得好好想想。”

    两人起身,默默的退出去。

    出了门南谨之就说柴同:“重之兄,今儿你的提议,有些过了!”

    柴同摇头:“可若是不如此,此事当何解?太孙在北康,朝廷便处处被掣肘。可迎回太孙,朝廷又没有能力。既支付不起那笔赎金,又打不起那场仗。两难之下,唯有舍弃一途可走。牺牲一人,换天下安,有何不可?况且,只是失了身份……能保全性命,能富贵安康,这难道不比在北康做质子更好?”

    南谨之却道:“可太孙,隐有明君之风范……弃之可惜了!”

    东宫里,不管是临安郡王还是另外两个更小的公子,比起这位千里之外便能洞悉朝政的太孙,所差远矣!

    李长治进书房的时候,就看见太子殿下正躺在摇椅上,摇晃着,嘴里一直念叨着:“……可惜……可惜……”

    可惜桐儿不是男子,可惜如此潜质却只能被埋没。

    李长治低声道:“殿下,正院有消息……”

    太子冷笑:“孤知道孤的好太子妃是怎么想的?她是断断不会主战的。只怕打发人给陈家送消息吧?”

    “殿下英明。”李长治躬身,等着主子下面的话。

    太子坐起来:“你这样……找人,将柴同的话,传给太子妃听……”

    李长治愣了一下,便退了出去。

    既然主战主和都没有意义,那就由着她去。爱给谁送消息就给谁送消息。

    可一旦知道有人劝他放弃按在桐儿头上的太孙的头衔,她又会怎么做呢?

    “不行!”太子妃放下手里的念珠,“带回来的必须是太孙。若回来的不是太孙,梧儿怎么办?”

    桐儿不光是要回来,关键是得以太孙的身份回来。要不然,这些年在北康受了那么多的苦,又是为了什么?桐儿不是太孙,梧儿就永远得是‘表小姐’。

    貌似两个孩子都在,其实是两个都失去了!

    “柴同此人,可恶!”太子妃咬着牙,恨不能生啖其肉。在佛堂转了半晚上,才道:“将陪嫁里的‘雪里红梅’拿出来,明儿进宫朝贺……本宫去拜见华贵妃……她当年可是非常喜欢那对镯子的……”

    陈嬷嬷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娘娘,不至于如此……”

    “哭什么?”陈氏呵呵的笑:“想来她也会顾念几分昔日的情分吧……”

    大年初一头一天,四爷是一个人吃的饭。

    阴伯方在前面招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下属,阴成之早不知道跑到哪个道观去了。

    他也不急。本来伤好了是要去东宫的,结果先是太子病了闭门谢客,再接着是太子受到了申斥,禁足了。

    一直未能成行。

    因为一直没接到桐桐传出来的讯息,他更不敢轻举妄动。就怕她那边是有什么不便。

    再等一个月,若是再没有消息,就真得考虑一下,这个林玉桐到底是不是桐桐了。

    今儿得朝贺,有爵位都得进宫。

    他得去宫门口等着,要是桐桐出来了,一定会想办法给他送消息的。

    却没想到还没有出门呢,迎面就见阴伯方怒气冲冲的回来了,见了自己面色缓和,塞了一摞子银票,“出去玩去。想花多少银子都行。乖!”

    然后直奔书房去了。

    他把银票收了,延后了点时间才跟了过去。还没有走近书房,就听到阴伯方的怒吼声:“……宁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谁要他死?谁要他生了?谁又叫他跪了?!小小年纪,倒是好沉的心机!他是有骨气,有气节的好太孙!两句话说的那些狗屁清流们哭的痛哭流涕,什么君辱臣死,一个个的恨不能一头碰死在大殿上……死就死吧!一个个的都冲着老夫来了!老夫把持朝政?老夫任人唯亲?老夫纵容属下贪腐无度……却一个个不想想,这穷家难当,想要叫圣上满意,还得叫下面不闹腾。这里面得有多难!上面的得顾着,下面的得哄着。中间夹着的,都是受罪的!他们受罪了!真当老夫就是享福呢!拿不出钱赎人是老夫的错,发不了兵打不了仗还是老夫的错?可老夫是能拦着不叫圣人修建宫殿,还是能挡着圣人为那个女人修珍宝楼……”

    四爷的脑子里,把他抱怨的这些话全都摒弃掉了。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这个太孙说话的语气,怎么那么像桐桐?

    桐桐=太孙?

    太孙:男。

    等量代换:

    桐桐:男。

    证明过程捋了好几遍——没毛病!

    可这个结果却不对!错的大了去了!

    他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错了错了!肯定是错了!一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

    可这到底是哪里错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