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82.悠悠岁月(99)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082.悠悠岁月(99)三合一 (第3/3页)

,我还瞧着我家孩子好呢。我瞧我们孩子鼻子眼睛都长的在地方。

    丑就丑,还不兴人家说。

    赵爱华后进门的,倒是不知道这事。听着就笑,“咱家俩姑娘长的好着呢。”

    李仙儿的声音就大了:“那是你没见。刚生下来的要多丑有多丑。清宁那大脑门,都八九岁了瞧着还比鼻子高。后来大了才好。那时候都说是双脑子,还别说,就是比别人灵性些。”说着话,见清平帮着洗了一筐子菜过来,就道,“你可别被你妹妹比下去……”

    “我只长了一个脑子,可比不了双脑子的。”清平才不听她在那里时不时的冒出来的怪话,“我将来能考她的一半,都行。”

    那是自谦的说法,诶那么夸张,但成绩想赶上清宁,那是做梦。

    比满分还高的成绩,跟她比,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自己三年后能勉强考个二本大学,这都还是目标。能不能实现,尚且还是未知数呢。

    “你先泄气可不行。”李仙儿就夸起了娘家,“……我六叔家的小闺女,那时候就学的可好了。小时候也跟清宁似的,那脑门比清宁的还高,不过前几年上了中专,没上高中考大学。要是考的话,只怕又是一个清宁。”

    清平撇撇嘴,转身去洗菜去了。

    但凡金家有个能人,她娘家必然有个比金家还能的人物来。连个亲疏远近都分不清楚似的。她六叔,是她的堂叔。她堂叔家的堂妹,这关系疏远到哪去了,分不清楚吗?清宁是谁?那是亲侄女好吗?非得找出个人来,吹嘘的能成的不得了,你到底是能占人家几分便宜?

    赵爱华多聪明的人啊,李仙儿说的再起劲就是不搭话,反倒跟溜到厨房偷吃的清雪道:“咱家清雪要跟你大姐二姐学学。以后也考个大学。这学历越高肯定是越好,我听吴达两口子说,如今学历至少都得要大专的,中专毕业的不好找工作了。还得继续考啥来着……”

    “函授。”清平在一边搭话。

    “对!”赵爱华马上道,“就是函授。吴达家媳妇的表妹,就是那几年上了中专了,现在要考,可都丢了课本多少年了。这回好像是找了个高二的学生,替她考试去了。光是上下打点,走后门叫替考的进考场,就花了好几千。要是考上了,还得给人家替考的孩子一两千块钱。就这……听那意思,过几年这函授文凭好用不好用还两说……”

    把李仙儿给怼的不说话了。

    赵爱华如今怕啥啊,这几年,在村上也是站住脚了。老五那边院子盖了的齐齐整整的,她在隔壁的半拉子院子,也都盖起来了,虽然半拉子,但俩儿子在县城都有房子,这房子也就是回老家的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不必占金家的地方,省的闹出矛盾来。

    大儿子也结婚了,儿媳妇是工人,大儿子端的还是铁饭碗。媳妇过门半年,如今都怀上了,三个月了。二儿子小生意做着,日子过的悠哉。

    好些人都说,赵爱华这人行。按说人家现在这日子,不跟老五过了,才真是过了好日子了。给大儿子照看孙子,帮着二儿子照看生意,咋着不行?可跟着老五呢?俩娃还都小,操心的事多着呢。要真是没良心的人,屁股一拍走了,你能拿人家怎么着?

    人家能留下,就是没丧了良心。

    这两年,日子过的瞧着比那两年和顺多了。

    正热闹呢,何小婉进门了,笑声特别嘹亮,“我说早回来一天帮忙,结果紧赶慢赶,还是回来的晚了……”

    这位回来……你说你干啥来了?

    李仙儿特别掰的开面子,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你来干啥来了。你说你都跟咱兄弟离婚了,跑来干啥?我兄弟要想找个对象,你这一来,都没人给说媒了。”

    何小婉面色半点变化都没有,“这有啥啊?想找个啥样的,我帮着介绍都行啊。”

    这状态,谁说啥都不顶用啊。

    清平回身,不叫三婶了,“小婉姨。”她是这么叫的。

    别人可能不怎么清楚,但是她跟她三叔上下楼住着呢,却清楚的很。三叔请回来的那个服装设计师,她称呼袁姨的那一位,对三叔要是没点意思,她把俩眼珠子抠出来。下班到家里说是商量衣服的款式,可常常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服。三叔在外面忙,她就过来照看清涓……和自己。比如她爱煲汤,只要在,就会送一碗汤下来,说是:“女孩子,喝汤皮肤好……”

    就是这样子。

    三婶这人吧,她以前觉得大大咧咧的挺好的,但是这毕竟有个亲疏远近。她更希望自家三叔过的好。

    所以这个三婶的称谓,没人说叫改,但她还是笑眯眯的顺嘴就给改了。

    离婚了,想好好处着也行。改嫁了,家里就只当多了个姑姑姨姨,再叫婶子,不合适。

    何小婉愣了一下,还是应了,撸袖子洗手就进了厨房,干活去了。

    老三弄了几十条鲤鱼回来,结果进了院子就听到何小婉的声音了,脸上有些不自在。在院子里只喊了一声:“二姐,鱼!”

    何小婉就先出来,“放饭馆后面的池子里去,明儿现做呗。喊二姐能咋?”

    老三说她:“你来干啥来了?”

    “我回来跟你不相干。”何小婉手里拎着菜刀,正剁肉沫呢,明儿做生汆丸子汤的时候要用的。她把刀从左手换到右手,“我回来是我跟二哥二姐,跟老四和桐的情分。跟你不相干……”

    说着,就缩回去了。

    把老三噎的不轻。

    锅里滋啦啦的炸着丸子,清安带着几个小的回来,也不洗手,从厨房断了一盘子围在院子里的桌上就吃。

    大人笑孩子闹的,还不热闹。

    这样的日子,也不能闹的太难看。他懒的搭理,又出去了,“豆腐够不够,我再去订上些……”

    “叫明早七点给送过来。来个四五十斤就差不多了。”英子在厨房里嚷了一句。

    忍冬带着围裙和韩彩儿一块过来,“再要五十斤是不是多了……”

    忍冬跟刘成两口子之前因为孩子的事跟金家闹的不愉快,但金家有事了,人家主动放下身段过来了,要不搭理就不说不过去。农村就是这样,好了恼了,一方上门了,另一方就别抻着。

    人家来了,英子就得接着,“过来了,正忙不过来呢。来的正好。”又笑着解释,“要是咱自己的事,用不了那么些个。这不是老四和桐……就怕县上那些他们以前的同事听了信,你说人家跑来了,咱把菜端不出来,不像话。万一剩下了大家分一分也不糟践……”反正是喜事,白吃也高兴,就是高兴才愿意叫人白吃的。

    忍冬就帮着剥葱,“这也是。”她心情也好,燕儿考上高中了,也是重点高中。大学在眼前招手了,这两年那丫头上学不要家里的钱,还往往给家里不少贴补,她出来走到人前也觉得特别有面子。

    随着这两人的到来,家里的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干脆院子里都支着案板这些东西,忙活开了。

    车子一进巷子,清远就‘呦呵’了一声,因为巷子里那半拉子都把流水席的棚子给搭起来了,好些个孩子在下面玩呢。

    四爷就叫娘三个下车,“我把车停在后面去……”

    老二家后面,出了后门也修整的平坦,过去就是果园。平时没人走动,车放在后面就行。

    林雨桐开了车门,就听见清安喊呢:“妈,我四叔跟我姨回来了……”

    等下了车,英子李仙儿这几个就已经迎到门口了,“还以为你们晚上才能到……”

    林雨桐过去寒暄,清宁和清远跟在大人后面叫人。

    进了家门,这个说:“咱们状元回来了?”那个说,“咱们大学生回来了?”

    清宁心里就一种想法:怪不得过去的人都爱衣锦还乡呢。这种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谁还没点虚荣心呢。

    如今这种感觉吧,她就觉得那点隐藏的很好的虚荣心瞬间被满足了。

    带着谦虚含蓄又有几分不好意思的,跟这个那个的打招呼,这个叫婶子,那个叫大姨,这个叫麻麻,那个叫奶奶的,除了这两年嫁进来的新媳妇她不认识,其余的人九成九都认识,一点也没叫错。

    清远是认不全的,但不妨碍着他乖巧的跟着他姐叫人。

    有礼貌的孩子容易让人有好感,女人在一块就说了:老四和桐这两口子会教育孩子,不光是两口子不忘本,就是孩子也没忘。

    又说那谁谁谁家的孩子,回来傲气的很,普通话说着,不叫人也就罢了,主动问人家,人家也爱搭不理的。

    清平在后院朝清宁招手,等人过来才说,“后面果园去……”

    院子里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说的那些个东家长西家短,肯定也都是清宁不爱听的,就别在大人跟前杵着了。

    清远转身找清安玩去了,临出去还去厨房顺了刚卤出来的鸡爪。

    姐俩出了后门,就碰上牵着羊给羊找草的燕儿,燕儿盯着清宁的脸看了半天,突然道:“你额上开了一枝桃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