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喜与狂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47章 喜与狂 (第3/3页)

    元载上前两步,俯到了杜五郎耳朵边,小声道:“圣人只想知道一件事——薛白,是不是废太子瑛的儿子?”

    忽然,前院传来了一阵马嘶声,之后,男装打扮的杜媗、杜妗姐妹匆匆赶了回来,二话不说,一个赶往后院,一个向书房这边来。

    然而,就这般简单一件事,杨国忠竟是有些为难了起来,语气吱唔道:“陛下,只怕是晚了。”

    如今再看李琮,让人有一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感。

    “故而不降昏君,我们降的是太子李琮。”

    “哥舒翰呢?”安庆绪问道。

    杜五郎早听过独柳树狱的大名,自知此次再无生机,不由道:“杀我不要紧,可颜季明、袁履谦是无辜的,他们……”

    元载仔细地观察着杜五郎的眼神变化,笑了笑,道:“你不知道?但你豁然明白了是吗?”

    安庆绪回过头看去,却见来的是张通儒。

    “我奉右相之命,办理这桩大案。”元载道,“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还请你配合,如何?”

    队伍启程不多时,身后却有马蹄声追来。

    当即有两个伙计过来带着不明所以的杜有邻便走。

    ~~

    升平坊,杜宅。

    “除非他一夜之间攻破了潼关,还能有何出路?”

    “我阿兄也想吓唬薛白,可不起作用。摆在面前的就是,我们的大军陷在秦岭黄河之间,无地可进、无路可退,要不了几日,粮草用尽便要大溃。”

    双方互派使者,很快议定,在黄河峡谷中让安庆绪与安禄山相见,共议投降事宜。

    “喏。”

    “陛下,并非是潼关消息,是洛阳。”

    “我已知晓了,还用你吗?”杨玉环虽在叱责,可转过身来,那倾国倾城的脸上却是带着丝笑意。

    “不要脸,哪就是你的了?”

    可等到第一个客人走后,杜有邻踮着脚看着对方的背影离开,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手舞足蹈起来。

    杨国忠道:“消息未必是真的,说是……薛白已收复洛阳,活捉了安禄山。”

    先是,得知了薛白收复洛阳一事,杜有邻脸色平静,淡淡道:“我待他如子侄,却未想到他能为社稷立下如此大功。”

    阿史那从礼摇了摇头,叹道:“二郎,降了薛白吧。”

    看着这些一心为国之人被无端下狱,杜五郎十分不忿,但才说到这里,典狱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道:“五郎,对不住了。”

    “速办。”

    “探视时间到了?”

    “嗬。”安庆绪道:“你来便是与我说这个?我还有十万精兵在手!”

    安庆绪一愣,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何意。但他首先考虑的不是摆在眼前的局面,而是有些羡慕李琮。

    那留给朝廷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必须得在消息传到哥舒翰耳中之前下达旨意。

    有仆役匆匆跑出门,扯着嗓子大喊道:“散钱啦!虢国夫人为贺薛郎平贼,拿出十箱铜钱散予大伙!”

    张通儒原本还在崔乾佑军中处理军务,在冬日里赶路赶得满头大汗,上前匆匆道:“二郎且慢,事有转机。”

    “看来,陕郡处处是祥瑞。”

    奔过朱雀大街的驿骑以几句话使得长安沸腾了起来。

    “……”

    “真的吗?”

    “你招或不招,不重要。”元载道,“这是谋逆大罪,不缺你一个口供。”

    李隆基反倒讶然,心道才驱哥舒翰出潼关,如何便有了战果,却不知那二十万兵马伤亡几何。

    薛白驻马望去,这段黄河水流湍急,在寒冬腊月里还未结冰,依旧是波涛汹涌,而平陆县则于风雪中隐于对岸。

    “怎么?阿爷果真被捉了?”

    “去大理寺。”

    这是圣人催促了许久之事,此前,杨国忠还想着薛白万一会顾念旧情,有留条退路的想法。如今已看明白了,一旦让薛白趁势而起,兵谏不可避免,不狠不行了。

    这日是个晴雪的好天气,加上眼前景致怡人,李隆基不由吟道:“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眼下,安庆绪正统帅着田承嗣、崔乾佑等大将,以十万主力攻潼关,这批人若是倒向东宫一系,后果不堪设想。

    他虽然说了出来,首先自己就不信,道:“因叛军主力陈于陕郡,封锁了洛阳与潼关之间的道路,消息先是送到南阳,再由南阳太守鲁炅递往长安。”

    有从洛阳逃难来的一家人相拥大哭,有困在旅途的商贾拍掌而笑,也有亲人陷在河南的居民喜极而泣,世间百态,不一而足。

    ~~

    “捷报!王师收复洛阳,薛白生擒安禄山,叛乱已定,天下太平!”

    他们把安禄山捆着,摆在一辆大车上,像是一个祭祀用的牲口,却是一个抵三个。

    “我去见他。”

    安庆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条件还需我亲自与他谈一场。还有,我得见到我阿爷。”

    杜五郎听得呆愣愣的,应道:“我阿爷做不出这么大的事啊。”

    “驿骑入城时喊的,哪还有假?”

    “就站那看吧,还能是假的不成?”周围的守卫没让他离得太近,在他还隔着两步时便喝止了。

    “出了何事?五郎不在家呢!”

    “啊?那你还问我。”

    不久前才听闻薛白兵进洛阳,今日便得了捷报,他遂在猜疑薛白难道是得了小胜,在洛阳城外击败了哪支叛军不成?

    “咦?元载?”

    一声应喏已在三步之外。

    “听说薛郎已收复洛阳,活捉了安禄山呢!”

    “可降了又怎样?我们已经反了,昏君还会放过我们不成?!”

    安庆绪以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丢开手中的酒坛,大步向外走去,远远见到阿史那从礼,便觉对方有些无精打彩。

    有官员骑马路过,转头见此一幕,眼中透出了思索之色,喃喃自语道:“谁不想上进呢?”

    好一会儿之后,李隆基才问道:“你信?”

    渐渐地,他们到了与安庆绪约定之处。

    “什么?”

    自从有了薛白逼反安禄山的说法,他便因此事牵连被罢了官。在叛乱面前,他对个人的宦海沉浮倒也看得开。

    姜亥正在盯着安庆绪,闻言正要回过头看安禄山。

    忽然,在更远处的天边,似乎是在灵宝的方向,响起了几声冬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