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相惜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5章 相惜 (第2/3页)

为薛白之迫害逼迫!今圣人所命河北招讨使贺兰进明已发文书搜捕薛白,你等听命于他帐下,岂非违旨不遵?!”

    张巡过去拾起那支箭信,也不看,递给南霁云,让其射回去。

    他则走到薛白身旁,道:“太守,贼欲以离间计乱我军心,可否容我压他气势?”

    “如何做?”

    “令狐潮妻儿尚在城中羁押,可当众斩之。”

    薛白转过头,看了眼张巡的眼睛,发现他并非是不仁,眼神冷静但也是有悲悯的,只是那悲悯很远,悯的是全天下的苍生与大唐的社稷,不为寥寥几人所动。

    “若任令狐潮胡言乱语,恐伤军心,不如先伤他之心。”张巡很清楚该怎么做,再次开口。

    薛白也不知在想什么,此时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很快,令狐潮的妻儿便被带上城头,站定之后,城上呼喝令狐潮看清楚,然后,刀斧手举起刀,利落地斩下。

    人头滚滚落下城头,无言地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令狐潮目眦欲裂,大怒,喝令士卒强攻,誓要将雍丘城夷为平地。

    叛军遂在雍丘城外架起投石车,往雍丘城头抛射石头。

    但薛白早已令人在城中造好了两座巨石砲,等叛军才架好投石车,城门抛射而出的巨石已经猛然砸向他们。

    “嘭!”

    伴随着巨响声,叛军的投石车轰然碎裂,同时碎掉的还有他们攻城的信心……

    如此,攻城月余,双方历经大小两百余战,中间还过了一个中秋节,李庭望见久攻不下,而雍丘守军对叛军却已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便起意撤去。

    毕竟对叛军而言,眼下最关键之处在于攻下潼关,精锐悉集于潼关,无暇东顾。

    ~~

    张巡十分爱惜地擦了擦手中的千里镜,往城外的叛军大营望了许久。

    末了,他心中不由感慨道:“真是利器。”

    凭借千里镜,他方才观察到了一些异样,遂大步赶上城楼,到了薛白面前,道:“太守,我推测叛军要撤了。”

    薛白正与姜亥对着地图在低声商议着什么,闻言回过头来,目光闪动,问道:“张县令可是想出城追击了?”

    他近来向张巡也学到不少兵法,在战术的运用上灵活了许多。

    “正是。”

    张巡道:“叛军既退,我军若乘胜追击,必有所获。”

    薛白问道:“若是佯退,实设下伏兵又如何?”

    “叛军攻城不下,士气低落,已无战心,我等岂惧伏兵?”

    张巡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奇怪的是,薛白也总是对张巡很有信心,但凡他提出计策,薛白总是依言调兵遣将。

    于是,叛军才退,雍丘城立即城门大开,唐军袭卷而出,追着叛军杀了过去。

    事实又证明张巡的判断是对的,叛军根本无心应战,但也没想到唐军会死缠烂打地追杀不止,直追了十余里,叛军终于大溃。

    战场上血流成河,南霁云正远远盯着李庭望的帅旗追击。

    他虽是船工出身,却有着不俗的骑术与箭术,是几年前由一个流放的将军教给他的,对方从来没说过姓名,只说是陇右节度使皇甫公麾下。

    这次,南霁云见到了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王难得,有心效仿,今日便一直追着李庭望不放。

    忽然,另一杆摇摇晃晃的旗帜落入了他的视线,是令狐潮。

    “令狐潮在那里!”

    南霁云拍马便追,同时张弓搭箭,刻意压低箭矢,连着几箭鱼贯射出。

    他射箭天赋很高,只是练习的机会少,还有些生疏,好在终于射中令狐潮的马匹,他忍不住展颜一笑,不等叛军士卒们反应过来,上前,猿臂轻舒,一把提起了令狐潮。

    是役,唐军斩首两千余级,杀得尸横遍野,俘虏叛军四千有余,辎重、粮秣无算。

    ~~

    “令狐潮呢?”

    “没有与别的战俘押在一处,在县牢单独押着。”

    “带我去。”

    城中还在清点着战利品,不时响起几声欢呼,薛白却已走进了昏暗的牢房。

    他能听到令狐潮在里面咒骂着。

    “薛白、张巡,我要让你们不得好死。”

    “你活着才能做到。”薛白随口说着,走进了牢中,丢了一个酒囊进去,道:“我有事想问你,你是捱着极刑招供,还是一边好吃好喝,一边与我聊聊。”

    令狐潮满怀恨意地看着他,咬牙切齿道:“我是不会说的。”

    “你想清楚。”薛白道:“我们都知道,你是个软骨头,否则也不会附逆了。莫等受了刑开始后悔。”

    “你们杀了我妻儿!”

    薛白摇头,转身往外走去,同时向姜亥招了招手。

    他看透了这些权欲熏心之人,只要有权力,他们从来不会缺妻子儿女,因此自私自利,肯定是捱不住酷刑的。

    令狐潮见他走远,忽然问道:“我若回答伱的问题,你给我什么。”

    “放你回叛军之中,你大可继续当你的高官。”薛白停下脚步,从令狐潮最感兴趣的话题聊起,“安禄山没许诺赐你一身紫袍?”

    “等大燕立国,我自是开国功臣。”

    “大燕?已经建国了?”

    “元月初一。”

    薛白道:“安禄山等得住?”

    “元月初一,是他的生日。”令狐潮道,“明堂还要稍作改建,让则天大帝供奉于明堂上的五神愿意接纳祆神,共佑他治天下。”

    “嗯?”

    令狐潮遂稍做了解释。

    明堂第三层乃天子祭祀之所,曾经供奉着武氏先祖与李氏先帝的牌位,武氏先祖的牌位早已拿掉了,如今李氏先帝自然也要被请到别处,却有五方天帝神位不能乱移,即青帝、赤帝、白帝、玄帝、黄帝。安禄山又有自己的信仰,得人提醒,得重修明堂,才能把他信奉的祆神也移入明堂。

    “谁主持的此事?”

    “一个道士。”

    建明堂者信佛,改明堂者信拜火教,掺和此事的却是个道士,难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薛白听得略略皱眉,问道:“什么道士?”

    “我想想。”令狐潮有些不记得了,回忆着他收到的那份“诏书”,喃喃道:“明应全德开化护国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