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4章 晋阳宫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24章 晋阳宫 (第2/3页)

    既然李光弼识趣,王承业也就点了点头。

    ~~

    薛白并没有受到太苛刻的对待,被押在太原城的一间驿馆中。

    杂役给他打了热水,在木桶里一直放到凉了,薛白却是埋首案牍,到最后还忘了洗。

    等李光弼来了,他已标注了一张兵势图。

    在这样的战乱初期,天下间能够掌握叛军意图、兵力分布,并且知晓如何平叛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也就是说,这样一张地图是极珍贵的。

    薛白搁下笔,揉了揉眼睛,把兵势图递给李光弼,笑道:“我这个囚犯招供了,这是供状。”

    “薛郎万莫介意,王承业虽然傲慢了些,对你没有歹意。”

    “没关系,能出兵就好。”

    李光弼略略犹豫,开口,尽量委婉地表达了王承业的意图,道:“薛郎知道,往朝廷报功自有些章程……”

    “可以。”薛白听得懂,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

    若是“贼臣不救”导致颜杲卿满门被割杀的悲剧,是因为颜杲卿写的奏报有问题、犯了与高仙芝一样的错误,那好,这次他薛白可以顺着王承业的意思写。

    “真的?”

    “只要能够出兵常山郡,战报随王承业怎么写。”薛白回答得依旧干脆,同时目光仔细观察着李光弼。

    李光弼并未感受到薛白那打量的目光,一心想要尽快推进平叛事宜,道:“我这便去回复府君,薛郎且等我好消息。”

    薛白道:“何不一道去?如此,等王承业答应下来,我们可第一时间商议出兵事宜。”

    说着,他指了指李光弼手里的战略图。

    ~~

    这是两人第二次去见王承业,经过一番折腾,天已经大亮了。

    策马到了太原衙署前,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喊道:“前方可是薛太守?”

    薛白转过身看去,只见一队太原兵士正带几个风尘满面之人过来,他认出了其中几人,有袁履谦的家中管事翟万德,有真定县令张通幽。

    “太守。”

    “你们如何来了?”

    “阿郎得知了土门关的消息,命我等连夜赶来。”翟万德一瘸一拐地上前,道:“府君听闻,叛军已巧渡黄河,攻洛阳甚急,局势紧迫,已举旗反正,传檄河北诸郡。”

    “这般急,袁长史不怕叛军调头杀回常山?”

    “阿郎说杀回来才好,正可解洛阳之围。”翟万德道,“何况薛太守已守住土门关,想必援军一定来得及。”

    因这句话,薛白不由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没说什么,只想到要尽快让河东出兵。

    接着,薛白的目光落在了张通幽的身上,微微蹙眉,他曾听过颜杲卿介绍张通幽,说的是“进士出身,大节不亏”,而他在常山太守的任上,与张通幽几次相处,确实能感受到其人对朝廷的忠心。

    但有一件事,张通幽有一个兄长薛白也认识,正是天宝六载在长安科举不中之后到范阳幕府做事、如今成为安禄山谋士的张通儒。

    此时,撞到薛白审视的目光,张通幽上前,郑重地长揖一礼,道:“下官的兄长陷于叛贼,故而向袁长史乞求前来报信,以期为朝廷立功,挽救宗族。”

    薛白点点头。

    有趣的是,他是实际上的主事之人,却也是唯一不被王承业允许入内见面之人。

    他只能在衙署的前院等着,看着那一群人走向幽深的门洞,对于说服王承业并无期待。

    很久,李光弼等人还未出来,薛白想着天下各地的局势,难免有些心焦。最后干脆找了个阴凉处,扫掉上面昆虫的尸体,枕着手臂和衣躺下,利用这样的时间补个觉。

    有风吹来,落叶掉在他脸上,他睁眼看去,头上也不知是一棵什么树,枝叶稀疏,但从这个角度正好能透过枝叶看到湛蓝的天空,是往日不易见到的美景。

    他就躺在那看着蓝天、树枝,以及被吹落后向他飘过来的叶子,心想,如果不是乱世就好了,自己能这样悠闲地躺上一整天。

    不知过了多久,隔着院墙,有争吵声传了过来。

    薛白遂起身,往大门外看了一眼,见王难得已经匆匆赶到了。

    ~~

    “出兵?如何出兵?!”

    大堂上,王承业正在怒叱李光弼。

    “伱听到了几个附逆伪官的一面之词,就要把太原兵力调派出去?”

    “有首级为证,岂是一面之词?”

    “够了,我自有判断,我才是河东节度使!”

    王承业倏然起身,走到了堂中的一张大地图前,大手“啪”地一拍,道:“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局面吗?叛贼的计划就是北都、东都要一起打。如今是我坚守太原,他们只好集结兵力去打洛阳。”

    这话是对的,他所指的叛军路线,与薛白战略图是一致的。

    “我守太原,蔡希德大军未得寸进。然而,河北诸郡不到半个月已沦陷于贼,俱是废物。”

    “话不能这般说。”李光弼道:“太原山河襟带,地势险固。河北却是一马平川,无险可依。”

    “不必为他们找借口!”王承业喝道,“我只看到他们逃的逃、叛的叛,城池尽弃,仅以两颗首级便要我出兵。但我问你,他们跑来请我出兵,到底是真要切断安禄山的归路,还是打算让安禄山以奇兵偷袭太原?”

    “府君是不信薛白与袁履谦?”

    “我不敢信。”王承业道:“雄武城就在北面,蔡希德大军兵临城下,我岂敢拿太原冒险?一旦我分兵出城,遭遇到蔡希德、安禄山的骁骑,战得过吗?”

    “府君,薛白已设计引诱蔡希德分兵往井陉,这支叛军未带粮草。只要府君以一支轻骑出战,与土门关首尾呼应堵住井陉,则这支叛军进不得进、出不得出……”

    “太原府是什么样的兵马?范阳、雄武城又是什么样的兵马?”王承业道:“常山郡可以丢,太原城若是丢了,长安早晚守不住,谁担得起这样的重责?!”

    站在他的角度而言,这些话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不信任薛白等人的情况下,先集中精神守住北都,不被任何情报所迷惑,这是最安全稳妥的办法。

    作为一个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羽林大将军,这样的思路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寄望他像王忠嗣一样,领着不熟悉的兵马,出城冒险,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