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3章 私怨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73章 私怨 (第2/3页)

最稳妥的办法。

    王韫秀在一边看着,只见王忠嗣越来越虚弱,像是说话多了,体内的元气往外泄一般,连忙劝道:“阿爷,莫操心这些了,你歇一会吧?”

    但其实今夜会面的正事还未谈。

    管崇嗣道:“在梁州时薛郎走得早,只怕还不知,我已审了那个想害节帅的大夫,他招认是安禄山的人安排他这般做的。”

    “供状有吗?给我看看。”

    “有。”

    一封供状便被递在了薛白的手里,述说了那大夫是如何被安排到益州谋害王忠嗣,涉及到安禄山幕府的几个人物。

    “王节帅有何打算?”

    “直呈于圣人。”王忠嗣道:“我已病成这般模样,想看看圣人是否能信我这一回。”

    薛白认为李隆基不太可能为了王忠嗣而处置安禄山,但听了这句话,再看向王忠嗣那副病容,点了点头,道:“也好。”

    他想到了前些天公孙大娘因偶有小恙,未能入宫表演之事。

    其实,自李林甫死后,圣人珍惜元气,已不见患病的臣下了。

    ~~

    次日,队伍回了长安,王忠嗣的第一件事便是往兴庆宫递了奏折,请求觐见。

    李隆基正在准备移驾骊山,听得禀报,摇了摇头,私下与高力士抱怨道:“这个薛白,一点也不知朕的心意。”

    他让薛白出城迎接,虽未明说,但不愿见王忠嗣的态度却很明显。怕万一被那病重之人吸取了太多的元气,或是将南诏带来的病气过到他身上。

    这想法很荒唐,可事关他的长寿康健,如何谨慎都不过份。

    这次,却是连高力士都意识到不妥了。李林甫临终前圣人不见,那是因为有道士神神叨叨的,让人感觉见了李林甫不吉利。可若长此以往,一个生病的臣子都不再接见,难免要耽误军国重事。

    “圣人,王忠嗣毕竟是圣人养子。”高力士思量再三,开口道:“何况他还是征南诏,立下大功归来。圣人若是不见……”

    “朕是体恤他。”李隆基不等高力士说完,已叹息了一声,道:“他那性情你还不了解吗?像一头只顾往前拉犁的牛。朕若见了他,他必情绪激动,操心许多,不利于他养病。”

    高力士听了,唏嘘道:“圣人所言极是。”

    李隆基这一番话,确实是把王忠嗣的性情说对了,像是知晓王忠嗣那份忠耿与倔强。虽然这一番话对于李隆基来说,只不过是敷衍和借口。

    或许是,他能够看穿一切,但这些对于他而言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他自己。

    “传旨,厚赏王忠嗣,勉励他安心养病,待转好了,让他到骊山来,朕再赐浴他温泉。”

    “遵旨。”

    “尽快出发吧。”

    ……

    到了六月十五,天子再次摆驾骊山,出城的队伍蔚为壮观。

    这是薛白第二次随驾华清宫,他把家眷也带上了,准备让颜嫣到杨玉瑶的别业里洗洗温泉,盼着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对颜嫣也有好处。

    李腾空也是带着的,她遭逢大难,与薛白之间的感情与往日大不相同,愈喜欢与薛白待在一起,但其实更多时候都是颜嫣与李季兰陪着她,今日出行,她们就聚在马车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掀帘往外看去,偶尔能看到薛白跨坐在马背上,分别与几个重臣们聊了几句。

    “他近来很忙吧?”李腾空终于忍不住问道:“在忙什么?”

    “夫君吗?他出城了一趟回来就神神秘秘的。”颜嫣探头往外看了一眼,俯到李腾空耳边,小声道:“肯定是又在谋划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不要声张就好。”

    “好。”

    颜嫣有话想说,看着李腾空的侧脸,犹豫了一会还是不知如何说。干脆把脸贴过去,然后以一个很是依赖的动作抱住李腾空。

    “嗯?怎么了?”李腾空有些不好意思。

    “还没出发,我就累了。”颜嫣道,“我赖你赖一会儿呗。”

    她其实是想到了那些薛白要纳李腾空的传闻,虽然没就此说什么,却用动作让李腾空明白了她的态度。

    而就在这一辆马车后面,跟着的是薛白的扈从。

    没有人留意到,李岫也在扈从的队伍里,他打扮成了帐房模样,脸上用姜汁刷得腊黄,贴了满脸的长须,幞头压到了眉毛上方,低着头,掩藏着行迹。

    李岫犹在被朝廷监管,过些时日将发往陇右充军,这次被偷偷接过来,他竟发现薛白在市井中隐藏着一股偌大的力量。

    街上一个不起眼的走夫贬卒,只要与丰味楼、丰汇行,或者竹纸的生意有些相关,便有可能是在替薛白做事的。就是这些人,虽地位卑贱,却能把他悄悄送到了这里。

    “出发!”

    随着一声高喊,前方旌旗摇摆,队伍出发前往骊山。

    这条路,圣人每年都要走上一两趟,随驾的人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清晨出发,傍晚时便抵达了骊山。

    当西绣岭的轮廓出现在晚霞中,渐渐的,望仙桥在望。

    有人走到了李岫身边,低声问道:“那些文书藏在哪里?”

    “那边的逍遥殿。”李岫应了,回头一看,觉得对方有些面熟。

    他想了想,低声问道:“你是达奚盈盈身边的管事?我听人喊你施管事。”

    “施仲。”

    李岫略略思量,猜想施仲在薛白身边的时间久,地位不低,不由问道:“拿几份文书罢了,还劳施公亲自来?”

    “走吧,我们过去。”施仲一直抬头看着前方,见薛白与虢国夫人已经往逍遥殿过去了,连忙招李岫跟上。

    逍遥殿虽名为“殿”,其实是在华清宫外面的一个道观,且是李林甫主持修建的,故而,李林甫临终时面圣之后曾在此小憩。

    李岫记得很清楚,李林甫说薛白身世有异,要调阅文书,文书到时他正在逍遥殿后方的厢房,但还未看就晕了过去,众人匆匆送他往别业,那些文书便落在一旁的箱子里。

    那厢房是李林甫常住的,屋内的物件并无旁人敢动,本是不虞会丢任何东西的。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李岫目光看去,见厢房中格局并无变化,松了一口气。他还担心被问罪之后,留在这里的物件也被查抄了,好在没有。

    “太好了,他们没动这里,文书就在那里面。”

    施仲快步上前,打开榻边的红木箱子,只见里面是一些衣袍、被褥、药物,原来是李林甫到骊山来的行李。

    但翻遍了整个箱子,却并未看到什么文书。

    “没有,你想想在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