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1章 狎臣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71章 狎臣 (第2/3页)

李隆基遂环顾身边几人。

    留到现在的,只剩杨玉环、陈玄礼、张垍、咸宜公主、宁亲公主等几人。

    依方才所找到的诸多线索,几乎都指向了咸宜公主。然而,李隆基其实留意到了,杨玉环是唯一有机会能把线索替换掉的人。

    可李隆基心念一动,并不愿顺着这游戏里给到的线索来推测,而是想到既是杨国忠安排的叛徒,人选必是依杨国忠的心意,那么,其实张垍才是最有可能被安排为彭娥的人,再一想,张垍未必情愿,那宁亲公主便是最好的人选了。

    “八娘,你是彭娥吧?”

    “父皇?”宁亲公主大讶,摇头道:“我不是。”

    听她否认,李隆基反而笃定起来,道:“站过去,揭晓吧。”

    “……”

    上方,小小的气窗后面,杨国忠见此一幕,忧心忡忡,转向薛白,小声道:“我们是否,干脆把彭娥改为宁亲公主?”

    “哪有事后再改的?宁亲公主也不认。”薛白道:“阿兄这般毫无底线、原则,一次讨好了圣人,可坏了规矩,游戏岂非乱了?”

    游戏乱了不打紧,他只怕杨国忠把天下搞乱了。

    “可让圣人猜错了,真的无妨吗?”

    “阿兄若害怕,不妨据实说。”薛白道,“将此事推到我头上,我与阿兄一起担当。”

    杨国忠不由苦笑了一下,懂了他的心思,原来他是害怕功劳被吞了,才留了这么一手。

    “你是帮我,岂好让伱一人担待的?放心,我与你一并承担,也万不会吞没了你的功劳。”

    “也好。”

    杨国忠于是爽朗地笑起来,揽着薛白的肩,再次亲密合作。

    薛白却知,不论结果如何,这大概是彼此最后一次合作了……他不是指今夜的游戏,而是指朝局。李林甫案之后,安禄山的威胁愈发显得迫在眉睫了。

    因为杨国忠这个蠢材压不住。

    继续从气窗往秘室里看去,结果已然揭晓了,几个大门同时打开,明亮的火光照进了秘室,宣告着游戏结束。

    李隆基信心满满,笑道:“朕可猜对了?”

    杨玉环抿着嘴笑笑,四下一看,转头想说些什么,却没说。

    那边,高力士、杨洄等提前出局者过来,垂头丧气的模样,道:“圣人,贵妃才是彭娥。”

    “是,老奴其实已找到线索,结果遇到贵妃,她一句话便将老奴献祭出去了。”

    李隆基大为惊讶。

    他此时将诸事串联起来,回过头来看,方知确是杨玉环。

    “可一开始朕便问了太真,毫不觉得太真在骗朕。”

    杨玉环万福行礼,正要回答,薛白与杨国忠已过来了,薛白抢先道:“回圣人,因一开始并无彭娥,彭娥是中途才加上的。”

    李隆基一愣,转头看向杨国忠。

    “回圣人,是臣见那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丝毫吓不到圣人。才自知考虑得不妥,圣人天威,元阳充沛,岂会以驱退小小鬼怪为乐。臣便请薛白临时加了一出戏,请圣人治罪。”

    杨玉环犹在得意,笑意盈盈道:“臣妾犯了欺君之罪,恳请圣人恕罪。”

    李隆基这才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无怪乎朕看不出来。唔,太真玩得不错,大展骗术,将众人耍得团团转。”

    “运气使然。”杨玉环笑道,“倘若一开始,圣人便知得找出彭娥,臣妾可瞒不住。”

    李隆基确是这般认为的,摆摆手:“还是今夜这游戏布置得不好,没有彭娥,编了一个彭娥让朕来猜。”

    周围一众人打算顺着这句话溜须拍马,薛白却是先跟了一句话。

    “圣人所言甚是,世上本没有彭娥,指责、构陷,疑心多了,也就有了彭娥。”

    此言一出,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听得出薛白这是在借机劝谏,非得在圣人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提些扫兴之事,这人得有多讨厌。

    原本欢快的气氛当即凝固了一般。

    “哈。”李隆基哼了起来,指了指薛白,叱道:“自作聪明,朕还不需要你变着法子地劝谏。”

    旁人也不知圣人这是生气了还是没生气,不敢搭腔。唯有高力士上前几步,脸上带着笑意。

    李隆基遂侧头与高力士道:“薛打牌自从考中了状元,真自视为千古名臣了,偶尔陪朕游冶一回,也要规劝天子。”

    高力士接着道:“他却不知,圣人是古往今来最贤明的天子。”

    这对话若流传出去,或会显得李隆基极傲慢。但在这样的情境里,众人都觉得自然而然。因李隆基确实已做到了“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回圣人话。”薛白道:“臣并非劝谏,而是说情。”

    “是吗?”

    薛白转头看了身后的李腾空一眼,似乎坚定了些决心,道:“臣多情,想为十七娘的家人求情。”

    高力士道:“国家自有法度,李林甫罪大恶极,你以何道理为其家小求情?”

    “臣惭愧,臣并无道理,只请圣人恩典。”

    薛白似乎真意识到了,直臣、谏臣的道路走不通,开始向圣人低头,表示愿意讨圣人欢心了。

    见他这副模样,李隆基嘴角仿佛微扬了一下,心情好了些。

    凭心而论,李隆基觉得薛白是有才华的,今日这场游戏他看得很清楚。若没有薛白,杨国忠一定会搞砸了,而薛白甫一插手,就让一整个夜晚都变得有趣起来。

    回想这几年来,相伴自己这个孤独君王的,骨牌、诗词、戏曲、故事,还有那让人味蕾大开的炒菜,都是这竖子献上的。为此,李隆基对薛白多少还是有些情份,才会容许他多次忤逆,在他年纪轻轻时就赏了五品高官。

    “朕为何要给你这个恩典啊?”

    “臣……”

    薛白被问住了,为难了一会儿,答道:“臣惶恐,无功绩而向圣人请求,唯愿能为圣人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朕不需你肝脑涂地,你莫再自以为是便好了。”

    “臣遵旨。”薛白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奏折,双手呈上,“臣有一封秘奏,恳请圣人过目。”

    选择在陪李隆基嬉游之后再拿出来,相比他之前的敢言直谏,算是十分恭谨了。他像是开窍了些,终于愿意改变对待圣人的态度。

    当然,此时此刻,却没有人知道他这种改变是因为什么。

    为了鼓励这种改变,李隆基接过奏折,扫了一眼,竟发现是颜真卿与薛白联名上奏的。

    再一看内容,乃是李林甫当年提过的关于吐蕃的那件大事——有吐蕃大臣欲与苏毗部背叛尺带丹珠,投奔大唐。

    看过之后,李隆基竟是没有把奏折交给内侍们,而是收入了他的袖子中,不动声色地叹道:“你这求情,绕了很大一个弯啊。”

    “是。”

    陈玄礼小声地提醒道:“圣人,寅时了。”

    “哦?这般晚了。”李隆基笑了笑,一指杨国忠,道:“你这游冶使当得不错,赏。”

    “谢圣人。”

    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