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六章:NASA宇航局的到访  大国院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七百三十六章:NASA宇航局的到访 (第1/3页)

    三月初,惊蛰,如期而至的大雨在金陵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倾盆而下。

    一声响雷拉开了万物生长的号令。

    下蜀,星海研究院航天基地中,占地面积庞大园区大门早已经敞开。

    从天空中俯瞰,如同蚂蚁一般繁多的大中小型的货车、卡车在园区内宽敞的道路上行驶着。

    一车车的原材料和基础物资如同人体所需要养分一般,快速有序的注入了这颗堪称是华国‘航天心脏’的新兴基地中,进而转变成肌肉和骨干,支撑起航天事业的高速奔跑。

    而位于这座航天基地的一侧,一座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十五万平方米巨型一体式厂房正坐落在这里。

    这是华国航天领域的心脏,也被誉为全球航天工业的‘圣地’。

    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能设计、生产、制造、组装全世界最先进的新式航天飞机。

    更是因为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空天发动机的组合,承载着人类未来航天发展的方向。

    为了这两天,NASA宇航局甚至不惜打破沃尔夫条款,都要将自己的工程师送到这里来看看。

    更别提是波音、空客、洛克希德、UTC联合技术等航天航空领域的大型企业了,在去年的月面救援行动过去后,这些公司就纷纷向星海研究院递来了合作意向书,希望能够和他们搭乘采购或者合作。

    至于目的,自然和NASA宇航局一样了。

    哪怕是无法登上那架星海号航天飞机,也至少可以看看它是怎么生产和组装的。

    尤其是上面使用的电推进航天发动机,更是可以说让所有的航天航空领域着迷。

    虽然星海研究院并未正式对外公开空天发动机使用的工质到底是什么,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国外的航天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也不是吃素的。

    对于空天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和外太空进行推进时尾焰颜色的不同,以及临界点切换飞行姿态等线索,众多的学者在经历了缜密的推断和实验后,也找到了最有可能的方式。

    即大气层内使用的公式是从浓稠的大气中获取到的。

    红紫色的尾焰,符合这一焰色反应的元素,恰好是大气层内最多的氮、氧两种。

    而在进入外太空,或者说抵达临界点后,切换的蓝白色尾焰那自然就是更高推进效率的传统氙气了。

    然而让绝大部分研究人员所不解的是,星海研究院,到底是怎么将大气层中的氮气、氧气这些气体利用起来的。

    且不说这些气体极难电离,难以作为电推进工质的麻烦,光是大气层中富含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众多腐蚀性都极强的气体,就足以对电推进发动机或者航天飞机造成严重的腐蚀性了。

    特别是二氧化碳这些,在高温下可能分离出单质碳,进而严重堵塞电推进发动机的喷管。

    各式各样的难题堆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工程师脑海中,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获取到这其中的秘密和技术,各大顶尖航天集团可谓是在想方设法试图和星海研究院搭上线,甚至不惜开出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的订单和合作。

    而此时此刻,作为最先与星海研究院达成合作的NASA航天局,借着运送修复韦伯望远镜设备材料的名义,在双方签订合作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家的工程师送过来了。

    入夜,第一批NASA宇航局的专家已经抵达了金陵。

    酒店的房间中,一名鼻梁高耸的中老年NASA专家站在窗边,眺望着远方的灯火通明。

    “的确是一座相当繁华的城市,夜晚的繁华甚至比纽约还要明亮不少的感觉。”

    站在窗边,这名来自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的NASA专家望着外面明亮繁华的城市忍不住有些感叹的说道。

    纽约素有米国不夜城的称号,但在他的记忆中,夜晚的繁华,或者说灯火通明的程度,却比脚下这座城市似乎要暗淡不少的样子。

    从数十层的高楼俯瞰,入目所见,昼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几乎每一条马路上的灯光,都犹如白昼般明亮。

    五颜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