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6章 许峰述职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46章 许峰述职 (第3/3页)

东五郡之地。

    而通过许峰的述职他这才知晓。

    济北虽名为大秦三大粮仓之一,乃是产粮之地,但其实,济北真正的依靠并非粮仓,而是渔业,海渔。

    昔日齐国对渤海,东海发掘就已经不限于近海,甚至探海船已经抵达了对面的平壤,首尔等莽荒野地。

    不止如此,昔日始皇帝在数次抵达琅琊后,看着茫茫海域数次萌生探海的想法,尤其是沿着渤海桉观看后,始皇帝数次让令许峰探海。

    用更确切的描述来说,在连云港,青岛,威海,天津港,昌黎等地设立了海港,打造海船,并向渤海发起了悍不畏死的探索。

    成果可以说是斐然。

    济北的渔业极其繁荣,甚至要盖过粮食产出,只不过粮食是根本,在任何时候,不管济北渔业如何繁荣,都不能替代农业,这才在官员的掩盖下忽视了济北渔业的繁荣。

    而这成果也不止如此,秦国有海船,而且是大型的海船,长达一百零三尺,宽三十二尺,可载重六万斤的海船。

    这其中。

    许峰回咸阳时所在的琅琊郡,乃是督造海船的重地之一。

    而这,也并非始皇帝要寻仙还是找仙丹。

    而是海域之中,有着无比巨大的利益。

    这其中,除了渔业之外,便是鲸油的产出。

    秦国所有的鲸油,均来自济北海船入海捕鲸所得。

    而鲸油,单是在始皇陵中,就用了十万斤,点亮了始皇陵的每一个角落,意在长明。

    而用鲸油更多的则是在咸阳宫内,咸阳宫内大大小小的宫殿,所用的都是鲸油,而不是火油。

    而这。

    也让秦国的海船队伍,越发往深海探索。

    据许峰称,就在三月前,琅琊的海船队伍,抵达了一处荒无人烟的海岛,按照方向,是在琅琊的东南偏十,两千里外。

    而这,极有可能是济北岛,再往东走,便是岛国。

    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本以为海域的探索,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理清楚。

    但按照许峰所说,济北五郡对渤海,黄海的探索,已经到了对岸半岛和济北岛,也就是将黄海和渤海基本探清楚了。

    而朝廷之所以不清楚,更多的原因是济北五郡的自发行为,朝廷对于始皇帝探海的行为是反对的,秦国还是要以农业为重,而许峰,便是奉始皇帝密令探索海域。

    这种结局他倒是不意外。

    农业都没有发展清楚,现在朝廷的主要方向,是稳固三大粮仓,并开发大河沿岸,也就是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灵渠所在的湘江和云贵高原。

    也就是东南边,这与济

    北五郡八竿子打不着。

    若是发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探海,这会遭到朝堂众多朝臣的极力反对。

    自然,在这其中,不管济北渔业如何发达,许峰即便是奉始皇密令探海,济北目前为止,重点依旧是农耕桑蚕,每年济北粮仓若是缴纳不够足够的田税,先问责许峰,其后济北五郡的郡守都会被朝廷问责。

    这个问责可不是朝廷发一道诏书问责,而是派遣官员直接前往济北五郡巡查,并处置所有官员。

    也因此。

    济北五郡的治理上,依旧以农业为重,桑蚕业为辅,渔业排到第三位,探海要更次之。

    许峰的述职只包括政务方面,而且并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同时,不仅包括济北五郡,还包括东郡,砀郡,河内,上党,三川,颍川等郡。

    东方道巡路使,封疆大吏级别的官员。

    而等到许峰述职完毕之后,嬴城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在许峰呈递的奏折上面批了「阅」,而这,也算是彻底的结束了许峰的东方道巡路使之职。

    「现在,朝廷除了收割粮食之事外,最重要的,有三,其一,粮草紧缺之事,这有粮债发行一事,需要爱卿着力督办,其二集体化农业之事,其三,赋税一事。」

    许峰述职结束,嬴城便开始给许峰安排具体事务起来,之所以调许峰回都,也是因为任治粟内史府府令之人,必须要上任就能操办所有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