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 发钱,发钱,发钱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61章 发钱,发钱,发钱 (第2/3页)

意监国将库银流入乡里之内,相反,如果百姓富足粮食多了,便征收赋税,百姓钱财多了,便加重钱币流动。”

    “如此,才能让我大秦驱使源源不绝的人力!”

    李方的声音犹如在议事厅炸响了一般。

    所有人都是眉头一皱。

    却都没有替嬴城反驳李方。

    因为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民富不富的问题。

    而是。

    现有勋贵与民让利的问题。

    而这,才是李方此时反对原因。

    在嬴城此前所有的施政之中,即便是推行集体化农业,勋贵依旧是获利最多的一方。

    但是。

    如果大笔的钱币流向乡里,这就意味着,朝廷以最直接的方式在支持乡里百姓的富足,而不是勋贵继续掌握着大笔钱财。

    乡里百姓其实不缺人才,不缺地缘。

    但唯独缺少,钱财!

    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大秦的财富,九成掌握在勋贵的手中,一成在百姓之中流动,而百姓所掌握的财富,近乎于无!

    不管朝廷如何变动政令,正如此前一般,勋贵可以出钱买矿,但乡里百姓却买不了矿。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但现在。

    一旦让天下乡里百姓掌握财富,原本勋贵掌握的财富,会逐渐的流入百姓手中。

    就简单的砖瓦来说。

    砖瓦作坊只有勋贵能开得起,勋贵开砖瓦作坊之后,许周围百姓少许的钱财便能驱使这些百姓为自己干活。

    但其实。

    百姓赚到钱财,还会通过勋贵的其他产业又回到勋贵的手中。

    而砖瓦作坊是勋贵隔着千里之地,在乡里之地开的,这砖瓦作坊,原本乡里百姓也能够开。

    一旦让乡里百姓也跟着开。

    誓必要与勋贵争利。

    原本能收入一万钱的砖瓦作坊,会因为多出来一座,十座砖瓦作坊而变成五千,一千。

    这仅仅是其次。

    乡里百业一旦兴盛,百姓可选择的余地便会增多,原本一万钱应该全部流回勋贵的手中,却因为各种产业的变多,只有一千乃至更低回到勋贵的手中。

    这,是不可忍受的。

    但是。

    这件事即便是能看明白,李方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将这种话说出来。

    必须提出其他一心为国的问题,来反对。

    而这。

    就有这究极问题的出现。

    到底该不该民富?

    而这到底该不该民富,只是手段,并非结果。

    “百姓富足与国家统治,没有任何的关系。”嬴城笑了笑,自然清楚,只轻声道:“没有人报名参军,朝廷征兵便好,征兵不成,那便强征,强征不从,下罪入狱。”

    “至于富足,什么才算是富足?”

    “吃穿不愁人就没有了对钱财的追求?”

    “富家一方就没有了对钱财的追求?”

    “还是说,如冯氏,李氏,王氏这等豪门勋贵,坐拥万金,就没有了对钱财的追求?”

    “而只要有追求,百姓便不可能坐在家中坐吃山空。”

    “自然,所谓的百姓富足便无劳作之心,纯粹无稽之谈。”

    “在这里,我想重申的是,收入永远是与花费成正比的,收入多少,花费便会多大。”

    “若为一文钱犯难,自然对一文钱以上的货物避而远之。”

    “若为一百文钱犯难,自然对一百文钱以上的货物避而远之。”

    “若有一千文钱,便可对一文钱或者一百文钱的货物,随意而买。”

    “流通,流通,流通,若是民不富,商品如何流通,商品不流通,朝廷如何收税?”

    “难不成将这些钱币,塞给勋贵,让勋贵储藏在家中地窖发臭?”

    嬴城指向性非常明确,解释的目的也非常的明确。

    如果不是用国家矿业置换集体化农业,释放出勋贵手中的财富,国库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钱财,而这些钱财,也还在各个勋贵的府邸中堆积成灰。

    说直白点。

    身为朝廷并不在意谁的钱多,谁的钱少。

    这并不是朝廷去操心的事情。

    哪怕是国库,也不需要操心钱的问题。

    因为。

    统一货币并专制货币,就是为了更方便来统治。

    而朝廷作为货币发行源,真要是走到绝路,惹急了他,征发民夫不惜代价挖空一座铜矿,不要说十万万铜币了,就算是十万亿也能制造出来,撒钱一样撒,朝廷不可能没有钱。

    但真正的问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