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 (第2/3页)

蓑衣,以编制蓑衣而谋生,自然百姓无生事之可能。」

    「而如果百工百行业各有兴盛,以天下之量,以商人为工具,便可让天下百姓各有谋生之路。」

    「百姓若有谋生之路,自不会再生事。」

    听到嬴城的解释,冯去疾免不了摇头道:「此法的确大有可为,只是,监国似乎忘记了,百工之业层次不齐,若是百工兴盛,其中乱象便会四起,朝廷无法约束。」

    「若无法约束百工,乱象丛生之中,便是乱的起始。」

    「尤其是,如粗盐一道,可以说,朝廷这些年来,对私盐的贩卖是大力禁止的,粗盐人人需食,更为调剂之用,此物,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自可按事调配,但一旦私盐泛滥,朝廷便会力不从心。」

    「而这也如粮食,朝廷掌握着天下大宗粮食,并且严厉整顿粮业,这才能保证民有所食。」

    「一旦放开,人人逐利,粮价必定居高不下。」

    嬴城点了点头,冯去疾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也是继续探讨道:「也因此,宗货交易书,方为根本,半官商之法,才可稳定乱象。」

    「而这,首要便是充实官员,令吏治清明。」

    「这也是天下内定的根本。」

    冯去疾见此,也知道嬴城在这里跟他嘀嘀咕咕说这么究竟是什么意思。

    听起来是讨论。

    其实嬴城是要获得他的支持。

    他也清楚。

    这些天以来,嬴城究竟在干什么。

    「却是不知,监国有何成册!」冯去疾问道。

    嬴城依旧没有直接说,再次问道:「冯公觉得,钱币究竟是什么?」

    冯去疾并未生气,沉思道:「交易之衡量物!」

    「其中价值,正如马台里之事,钱币可以购买货物以充实自己,但如果以钱币起源来说,钱币只是一种衡量一种物品价值之中间之物,以钱币为衡量,以此交易获得彼之所需。」

    嬴城笑了笑,问道:「那冯公可曾想过,钱币对我大秦意味着什么?」

    「对我秦国?」冯去疾略有疑惑,「朝廷印制钱币,以此来调动民事。」

    嬴城点了点头:「冯公只说对了其中之一,但是,钱币对于我大秦来说,其实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是?」冯去疾略有沉闷不解。

    嬴城点头继续道:「是的,各个勋贵积累钱财,那是认为钱币拥有其价值,即以金铜可以让自己购买到足够的需用。」

    「而这,便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其余人也一样,钱币可以买到所需品,也成为了财富象征。」

    「但是于秦国而言,钱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手段,秦半两可以,秦布币也可以,甚至其他物品也可以,只要朝廷允许并大力推行,认定一种物品为交易衡量物

    ,那么,他就是货币。」

    「昔日楚国灭亡,大量的布币,蚁鼻钱荒废,成为破铜,即便是朝廷有兑换,但不可免除的,楚国布币再无可能如昔日那般,以对等关系兑换,这其中乱象,十兑一,百兑一也有发生。」

    「诸如昔日诸侯国,各有货币,一旦灭亡,其货币也随着崩溃,即便是金,若有诸侯印,同等金甚至优等金,也不足战胜国次等金。」

    「也因此,在我看来,于大秦而言,货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工具,朝廷以此来调动天下。」.

    「于此,百姓只要认可货币,朝廷不便能印发货币,自此朝廷便可有源源不断的支撑,但是为了维持百姓认可货币,朝廷便不能令货币泛滥而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冯去疾沉吟,认真思量。

    嬴城说的也不无道理。

    当然。

    这是站在秦国的角度上,换做个人或者冯氏族长的角度上,自然是要另做考量。

    一旦货币崩溃,也意味着秦国的统治岌岌可危。

    对于勋贵而言。

    囤金囤铜,即便是秦国灭亡,等到新的国家出现,印发货币,勋贵便可以融了重铸,以此来完成财富转移。

    而这大体也归根在,新国建立,制度不稳,朝廷管不到这些。

    可以说昔日诸侯国之中的勋贵,便是以此方法,经久不衰。

    与此同时。

    越是稳定吞并,勋贵想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就越艰难。

    秦国便是如此。

    秦国作为累世诸侯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