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因为农民,至始至终都是农民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2章 因为农民,至始至终都是农民 (第2/3页)

令老爷给他们发钱,谁知道县令老爷不仅没有给,还把闹事的全打了一顿,又闹着要加入我们马台里,县令老爷又给打了一顿,这一个个才老实了。”

    “别的不说,这附近十里八乡的,放眼看看,咱马台里也算是把这球日子给过好了。”

    马三真是个豪爽的人,大半壶酒一个人喝完了。

    而听着马三絮絮叨叨的说完。

    把事情给大体说清楚了。

    张良和陆贾看着满桌子的羊杂,羊汤,羊肉泡馍,还有温热的米酒,连动快子的想法都没有。

    两人的脑子在快速的转动。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官府行为,而且根据咸阳的状况,这更不像是内史冯世杰的作风。”

    “此人在维持稳定方面,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能够将关系错综复杂的咸阳治理的井井有条,断然不会做这种直接打破乡里平衡之事。”

    “而且,很明显的一点,内史只针对了马台里!”

    陆贾忍不住的摇头,看不懂这样的操作,究竟有什么意图。

    “会不会这是一种国策的实验,以此观察马台里的变化,从而看看这种国策是否可全面推行?”张良眉头紧皱的道。

    “不会,因为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刺激手段,一个马台里才多大,不过一百一十几户人而已,如果这是一种国策的试探,那么咸阳百万人,就算是按人头一人一百钱,也是一个足够头皮发麻数目。”陆贾摇了摇头道:

    “而且,这不是官府会做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来让百姓富足,即便是官府拥有足够的钱财,这就等同于直接扰乱稳定秩序了,就算是再愚蠢,也不会推行这样的国策。”

    “那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这绝不会只是想要让马台里富足生活。”张良这就更加的疑惑了,想不明白的道:“你想想,平白无故的发钱,在单独一个马台里推行,就定然是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证实什么,这是一定的。”

    “可要证实什么呢?”陆贾摇头,不明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理由,来支持发如此大的一笔钱的道理。

    五百钱,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看的出来,诸位都是大人物,在这讨论着,咱就不打扰了!”马三见无人再理会他,便告辞不想再打扰。

    这样的讨论他遇到不少,听着不怪。

    要是有人能猜出来,他也很想听听,到底为啥?

    “民生,交易,尝试,或者证实一样东西!”

    却是马三刚迈腿,听到年轻的青衣小伙起身说话,不由停顿了下来,看向了青衣小伙。

    “证实一样东西,你是说?”被陆贾这么一提醒,张良勐然惊醒,眸光闪烁的再次扫视向整个马台里的变化,如被雷击。

    陆贾忍不住的惊叹道:“若是真如此,此人之目光,超越过往前贤啊,足以改天换地啊。”

    张良也是用力的摇头,想要去想别的可能,因为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此人是如何想到的?”

    众多的儒生不明白所以的看向了张良和陆贾两人稀里湖涂的交流,忍不住的脑袋昏昏沉沉的疑惑,着实没听懂。

    “两位大人物,你们在说什么?”马三也是聪明机灵,实在忍不住问道。

    “其他交易之物与货币的区别!”陆贾自嘲一声,坐了下来,不由斟了一杯狂饮下肚,再次看向马三的时候,笑问道:

    “若是给你五百斗粟米和五百钱,你会作何选择?”

    马三不解的道:“那当然是五百斗粟米了,这还用想?”

    陆贾笑着看了一眼同行的儒生们,再次对马三问道:“五百斗粟米,就算是你十七口人吃,也吃不完啊。”

    马三理所当然的道:“粟米只要存好,我留到明年再吃啊,明年吃不完,我后年再吃啊,这我只嫌少,不会嫌多的,这还用想?”

    陆贾问道:“若是今年收成好,明天也收成好,你家里的粟米建仓都装不下呢。”

    马三理所当然的道:“那就卖掉点吧,而且家里有事要用钱,还要再卖掉点,至于你的这个问题,一个粮仓我装不下,我再建一个就行了,出点力气活的事,那有啥,有那么多粮,那我还愁啥,坐吃等死就行了。”

    陆贾笑呵呵的道:“所以,给你了五百钱。”

    “你需要用这些钱来购买粮食,购买耕牛,购买农具,购买布料,购买砖瓦,购买锅碗瓢盆,因为钱币,仅仅是钱币,不能吃!”

    “但钱币却可以通过交易,换来你现在以及整个马台里现在这看起来很舒服的好日子。”

    “当你拥有五百斗粟米的时候,你想着存下来今年吃,明年再吃,后面继续吃。”

    “当你拥有五百钱的时候,你却先购买了耕牛,农具,然后购买了可以足够家用的粮食,而不是进行屯粮,剩下的钱,是因为你们害怕失去,从而过度去购买了绫罗绸缎,并且营造新房。”

    “对你们来说,这五百钱没了,却换来了你们现在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对于内史,或者朝廷一些人来说,这五百钱,却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也让在下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才是货币?”

    “古之交易,以物换物,双方满意,一宗交易达成,那更更应该称之为交换而非交易,交易应该是等价的,而交换却是按照需求来进行的调整。”

    “所以后来,有了钱币这种衡量物体价值的统一之物出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既然钱币之物是人为创造的,人人如果都可以创造,却又差异非同,那便没有价值可言,不管金银铜布龟贝,若人人皆可制造,更不利于物品的交换。”

    “所以以往诸侯国为了稳定交易,各自统一钱币样式,韩魏赵三晋之地盛行布币,齐燕赵又盛行刀币,周秦赵魏又盛行圆钱,楚又盛行铜贝。”

    “也因此,各国钱币交易,却又不互通,交易便又困难。”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