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烽烟漫道(上)  权握天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章 烽烟漫道(上) (第1/3页)

各位朋友,我出差归来了,更新开始恢复!

    关于加精,由于精华有限,我只能先保留着,如果周末未用完,我会加各位的评一一补上精华的!

    -----------------------------------------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十一年六月,帝奉太后幸承清行宫,携后宫数人。初九,贺千秋节。初十,东山乱起。

    在元宁收复的北疆东部,有一块特殊的土地——那里虽然临海,但是,海域之中暗礁密布,陆上是除了原始山林一无所有的高山,在至略的官方文献中,那块土地被称东山,山林中的原住民也就被称为东山人,他们以山林为生,无论是至略还是周扬都更多地称之为野人,在史料中难寻踪迹。

    也正是这些连语言都没有的东山人,在崇明十一年,给元宁的历史留下的浓重的一笔,在数百年后,一些学者更是将之视为元宁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无论后世赋予了多么崇高的意义,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崇明十一年,东山人的数量从十五万减少到不到二万。

    至略的学者为此寻找了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它国家的学者却直言不讳地指出,东山人所遭遇的残酷灭绝,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东山人的顽强战力之外,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时间反抗。

    皇太后的千秋节,阳玄颢下旨连贺五天,而燕州的急报在六月十二直递御前——燕州十三郡中与东山相邻的三个郡全部遭袭,伤亡惨重。

    尽管燕州军民一体,但是,出于战备的需要,大多集中在与周扬、古曼相邻的边郡,这三个郡处于后方,反而军力空虚,或者说,无论是朝廷还是燕州都不认为东山人会有多么大的威胁。

    燕州军自成一体,但是,同样受永宁王节制,边郡军力哪怕只调动一营一部,也需要有镇北大将军的加印调令,并报兵部备案。——这是当年太祖皇帝同意燕州保留军民一体制度的条件之一。

    由于紫苏的生辰,夏承正也到了承清行宫,燕州太守只能将调军文书送到承清行宫。燕州此时的太守正是外放地方的夏承思。用的是军情急报。军情急报是不能耽搁的,即使是太后千秋节的游园赏也不能阻止,凭着燕州军令牌,报信的军士直入行宫,但是,仍被行宫总管拦了下来,遣了人去急报夏承正。

    永宁王正陪着太后,宫人知道总管的意思,不敢扫太后的兴,只能找太后注意不到的角度,拼命给永宁王打手势,夏承正这才悄然退开,寻了过去。

    “永宁王殿下,燕州军急报!”宫人低声急言,夏承正脸色大变,顾不上其它,急忙离开。

    “大将军,东海三郡被血洗!”军士一见夏承正便单膝点头,失声禀告。

    夏承正强压下所有震惊,沉声问道:“怎么回事?周扬还是普兰?”

    “是东山野人!”说着,那名军士取出军情急报,双手奉上。

    “什么?”夏承正由震惊转为不信,并不接那份急报,“云成海开什么玩笑?”

    燕州十三郡以云、古、风三家为首,云成海是云家的宗主,东海郡是云家的祖籍,夏承正自然有些不相信。

    “殿下,事实如此!”军士立刻回答,斩钉截铁的语气令夏承正脸色再次大变,冷言:“你说血洗?”

    “是的!”

    “东山人?”

    “……是的!”

    夏承正冷笑,接过急报,随手撕开封纸,细细看了那两张纸,一脸冷然地折起:“本王知道了!”言罢转身就要走。那名军士急道:“大将军……”

    “你是云家人?”夏承正扬眉,那人硬着头皮点头,夏承正的眼神更冷冽了,抿出一抹冷笑,便不理他的阻拦,转身要回去。

    “大将军!”那人眼见被宫人拦下,再顾不得宫规森严,双膝跪下,声音凄厉地大喊,“东海三郡俱是老弱妇孺!烽火已燃,战报之上鲜血淋漓!情势危急!大将军!真的……”

    “怎么回事?”夏承正正要阻止他的吵嚷,就听到一个慵懒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不由苦笑,转过身,道:“东海三郡请求调军而已!”

    谢清身着色彩鲜艳的常服官袍,站在不远处,听到永宁王这么一说,也是微微挑眉,认真地道:“燕州?周扬还是普兰?”

    “都不是!”夏承正的眼中显出三分笑意,“所以,没什么!”

    谢清皱眉,看了永宁王几眼,却没有再说话,只是,侧身抬手:“那么,回去吧!太后娘娘问起殿下您了。”

    “大将军!”

    “你先回去吧!”夏承正冷言,“本王自会考虑清楚的!”

    “可是……”

    “没有可是!如果云家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燕州军就可以将云氏除名了!”夏承正说得冷漠。

    谢清虽然并不清楚情况,但是,此时也说了一句:“幽燕铁骑从来无所畏惧,自坚自强,不是吗?”——“无所畏惧,自坚自强!”正是燕州军的军风军魂,燕州三岁稚儿也会骄傲地对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