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锋芒惊澜(中)  权握天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十四章 锋芒惊澜(中) (第1/3页)

“古曼也出兵了!”接到战报,紫苏很满意地笑了,看完便递给尹朔与谢清,“绕过青湖和胡兴岭,直逼周扬的都城,占领了周扬最富庶的三河平原。”

    “看来成佑皇帝已经默认了我国的行动。”尹朔笑言,紫苏笑着摇头:

    “怎么可能?这会儿,周扬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城下之盟是不得不签,古曼的大军恐怕已经开始转向了!”

    “要不要让永宁王也调转方向?”谢清明白她的意思,但也没什么好主意。

    “还不可以!”紫苏还是摇头,“除非古曼大军撤出东境,否则不能动!”

    “那景瀚不是太危险了吗?”谢清一惊,“易州只有五千守军!便是从苍州调兵,也不足一万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紫苏用力地拍了一下书桌,很坚定地说:“他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只是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是对谢清说的,还是对她自己说的。

    “就是这里!——哈兰!”齐朗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这里是一个干涸的湖,四周有一些土丘,可以埋伏一些人,但是不会很多,不过,我想应该足够了!”

    “齐相,古曼军队很强大,就算出其不意。我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一旁的将领提出异议,易州易攻难守,每次古曼南下侵扰,易州都是首当其冲,这些将领都是经验丰富,对古曼军力的了解甚至超过自家的家底。

    “没错!”齐朗点头,笑着说出自己的计划,“所以,我不仅要出其不意,还要让他们自乱阵脚!——我要火攻!”

    “火攻?现在正值干旱,倒是可以这么做,只是,古曼军纪严整,即使用火,他们可以很快地应对啊!”

    “如果是越救、火势越大的火呢?”齐朗轻笑,看着不解的众人,扬声唤人进来。

    “启禀元帅,古曼仍在撤军,大军正往居云集中!”侦察的军士回营禀告,夏承正微微点头,又命令:“继续侦察!”

    “是!“

    “元帅,很明显,古曼要进攻易州,我们不立刻驰援吗?”有将军提出疑问。

    “还不是时候!”他起身看着地图,“我们不能功亏一篑,到这时候,如果古曼反击成功,我们还有什么脸回京啊?必须等他们的大军全部转移,我们才能动!”

    “可是,万一易州失守……”

    “不可能!”永宁王摇头,对这一点十分确定,“齐相是个很聪明的人,本帅已经将制胜的方法告诉他,他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的!”

    “这是什么?”

    “看上去不像墨汁!”

    “有点像油!”

    看着碗中黑漆漆地东西,所有人都很好奇,一时议论纷纷。

    “是什么?你们就不用管了!反正,这就是可以制胜的东西!”齐朗抬手阻止众将的议论,“将装着这些东西的大缸用投石器掷到古曼大军的中间,埋伏的军士就开始射火箭!”

    “是!”

    “将投石器安放在哈兰的两边,看令旗行事!”

    崇明四年四月二十七,周扬与至略、古曼签订《景城和约》,向至略割让胡兴岭以南的所有土地,将三河平原割让给古曼,并向两国支付大笔赔款。

    崇明四年五月初一,成佑皇帝以至略违背盟约为由,向至略宣战,即日进攻至略易州。同日,永宁王率半数军力驰援易州。

    崇明四年五月初四,易州守军于哈兰大败古曼,古曼前军几近全灭。

    崇明四年五月初五,永宁王抵易州,与守军会合。

    崇明四年五月初七,仁宣太后知会古曼:“勿以小事损两国大利”。

    “太后还是不想与古曼翻脸啊!”齐朗看着照会的副本,对永宁王轻叹。

    永宁王对此十分不解,皱眉问齐朗:“这是为什么?一鼓作气拿下格桑高原,不好吗?”

    齐朗摇头,还是叹了口气:“不行的!到底我们与古曼有盟约,如果现在与古曼反目,很可能会使古曼与周扬联合,到时候,我们可就四面楚歌了!”

    “那么,现在怎么办?”永宁王反问,“古曼军可还没有撤出易州呢?”

    “我想,现在,我们要给成佑皇帝找个台阶下!太后应该也是这么想的!”齐朗揣度着紫苏的意思,“我看,不如借着传达照会的机会,犒劳一下古曼的军队,而且,太后娘娘还会后续动作,我们先等等看!”

    “易州军务是你在督理,你看着办!只是犒劳的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自己的军队。”永宁王笑说。

    “是,王爷。”齐朗答应,随即便离开永宁王的行辕。

    就如齐朗所说的,紫苏这时的确在想着如何让这场冲突体面地结束,而且不能使古曼背弃盟约。这是一场打胜了也会输的仗,紫苏不想看到那种情况发生,因此,她不得不连日与议政重臣商议,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完满的解决方式。

    在这段时间中,两军在易州对峙,并没有任何大规模的战斗,只有一些零星的挑衅叫阵,成佑皇帝并未踏上至略的土地,他坐镇在古曼边镇——鸿泉,冷淡有礼地接受了仁宣太后的照会,有分寸地表示出自己对至略擅自出兵的不满,这也让元宁朝廷相当愉悦——这表示,在初战失利的情况,成佑皇帝已经开始重新考量盟约了。

    因为成佑皇帝表达了这种和解的意愿,仁宣太后也很大方地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