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三章 民生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四百五十三章 民生 (第1/3页)

    运河两岸上帆影连绵,一艘艘漕船在河面上络绎不绝,来往相错。

    自从沧州落入陈军的掌控之后,那断绝多时的运河就再度焕发出蓬勃生机。

    沧州不缺盐,但沧州缺少粮食,大批的粮食被运入沧州,而且是远远不断的被运入沧州。

    这里头可没有军方行为,完全是民间发起的贸易。

    就跟江南的各路毛神在走私食盐上大显神通一样,直隶也急需粮食。

    所以民间商人从沧州往津门、保定走私粮食,对面的满清官府是会视而不见的。谁叫他们缺粮呢?不管是津门还是京城,再多的粮食都不够填补的。

    陈军这边则根本不予理会,只要进出双方乖乖的纳税就好,甚至连粮食总局都披了马甲亲自下场,因为直隶那边的银子太好赚了。

    中原这边的粮价比往年还有些降低呢,因为金种子的横空出世么。所有人都深信来年的粮食会更多,所以积累粮食是没钱途的事。

    然后中原的粮食不仅量大了,还比往年同期更便宜了。

    但直隶的粮价可在天上飞着呢。

    这一进一出,银子赚的哗哗的。

    乃至这运河之上的粮船都有了一层无形的护体金身——打津门南下骚扰陈军的清军马队,根本就不敢攻击它们。

    因为粮商们早放出话了,运河上的粮食但凡损失一粒,我就要十倍的从北边找回来。

    有本事你们就别来我这里卖粮!

    八旗马队们憋屈。

    但再憋屈也只能忍着。

    所以他们就只能变着法的给陈军添乱子了。

    从德州北上,田地密布,却少见有人忙碌。大片被烧毁的麦田和废弃的村落反而越来越多。

    不过赵亮不缺粮食。

    曼谷王朝的拉玛一世是一个极乖觉的人。

    他知道刚刚被自己搞定的郑信那是个纯粹的华人,所以他担心北方的大清会以此为借口对暹罗进行干涉,因为郑信是死了,可郑信的后裔还有不少人活着。

    甚至为了装点门面,也是为了安抚暹罗国内的诸多华裔大臣,郑信的后裔都被他安安稳稳的养在曼谷呢。

    所以就连当初对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