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六章:建宫封王,朝歌复苏,异术来源!解决方案!  大魏读书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百一十六章:建宫封王,朝歌复苏,异术来源!解决方案! (第1/3页)

    随着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大魏举国兴奋。

    百姓们更是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对于大魏百姓来说,抛开吃住行之外,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不就是自己孩童上学的事情吗?

    有几个父母愿意自己家小孩没出息?除非是真不是读书的料,不然的话,肯定是希望自家孩子上个私塾,不说考个状元,过个乡试也行啊,回头还能去衙门做点事情,吃官家饭。

    可问题是,私塾多贵?本身吃饱饭都算是比较勉强的事情,更何况还送孩子上学?

    现在许清宵说,五年之内,大魏子民都可以免除九年私塾费用,这如何不是一个好消息?

    读九年书,就算再笨,最起码识个字没问题吧?

    万一谁家出个状元,那简直是光宗耀祖啊。

    伴随着许清宵的声音响起,大魏龙鼎也顿时震动,吸收海量的民意,变得更加夯实,国运稳固可怕。

    而对于初元王朝以及突邪王朝来说,许清宵这个突然的大宏愿,让他们沉默。

    他们自然不希望看到大魏蒸蒸日上,尤其是还开设学堂,免除九年的私塾费用?

    这样一来,几十年后,大魏到处都是读书人,只怕国力会大大提升啊,毕竟懂得知识,所带来的好处无法想象,身为国家君王,他们岂能不知道此举的重要性?

    但他们不敢如许清宵这般开口,因为免除学堂私塾费用,这是天价,每年要投入多少银子?国库即便是再多,也架不住这样消耗吧?

    不过两大王朝也不傻,做不到免除,但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如今大魏文宫不是脱离了吗?天下读书人只怕都要聚集到浩然王朝去。

    到时候,完全可以与浩然王朝合作,资助对方银两,人力,资源,换来读书人过来教书,虽然说浩然王朝的野心,大家都懂,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双方各有所需,知道是阳谋,但的确可以合作一把。。

    此时此刻。

    中州西部地区。

    这里是无人之地,连接着西洲境地,距离大魏有数万里。

    而在此地,早已经建造了十五座古城,这些城池是大魏文宫早就准备的古城,而建造之人,也是朱圣一脉的读书人。

    朱圣一脉的门徒,遍布天下,其中不缺乏富豪,建造古城不算什么大事。

    而古城内早就有不少百姓,来自各族,再加上不少读书人也已经定居此地,眼下大魏文宫搬迁而来,直接定都建国。

    建国无非三个要求,百姓,物资,兵力。

    百姓这一块,大魏文宫根本不愁,他们定居此地,朱圣一脉有多少读书人会前来投奔?他们又会带来多少人?

    同时除大魏王朝之外,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还有奴隶制,大量买奴隶过来,给予他们自由身,让他们成为浩然王朝的国民,对他们来说既是恩赐,又是一种仁义表现。

    在加上说是说浩然王朝,其实不过十五城罢了,十五座城,需要多少人口?

    至于物资?文宫五百年来攒下了多少银两?这一点想过吗?天下读书人一人捐赠一点,又是多少银两?而且大魏文宫脱离最大的底牌是什么?

    是天下各大势力都需要读书人的帮助,仙道,佛门,各大王朝,那个不需要读书人帮忙?

    请他们去镇压妖魔,给些银两用来建造国家,这个合情合理吧?

    就好比现在大魏王朝要准备免除私塾学费,各国会坐视不管吗?肯定会请他们去,请自己去要不要给银子?

    知识就是财富。

    至于兵力,就更不用说了,谁敢屠杀读书人?哪里人人都是许清宵?

    而且即便是许清宵,也不敢大面积屠杀读书人啊。

    兵力也要有,先让别的国家驻军过来,等浩然王朝自己培养出大量军队后,再把对方驱逐出去就好了。

    什么?不愿意?不愿意就喷,许清宵喷不过,你们我还喷不过?

    能搬迁出去,大魏文宫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尤其是地址选择,大魏文宫之前故意释放出许多假消息,什么前往突邪王朝,什么有可能前往初元王朝。

    各种假消息四出,可实际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跟读书人玩计谋?玩得过吗?

    许清宵不一样,许清宵压根就不玩计谋,直接用拳头解决一切。

    换句话来说,许清宵纯粹就不讲儒德。

    正常来说,设立好规矩后,在规矩范围内,我骂你,你也可以骂我。

    我坑了你,你也可以坑我,但明面上大家是不是笑呵呵的?

    这是属于真正的文人玩法,互相搞事,你来我往。

    可许清宵呢?

    要是坑了许清宵,许清宵直接掀桌子,开口就是各种辱骂,骂的难听就算了,而且要是他们反嘴一句,还要被打。

    这么怎么玩?

    严儒依法抓人,许清宵直接大骂严儒,骂他不要脸皮,然后站在正义的角度上,批的严磊毫无尊严。

    这怎么玩?

    后来就越来越过分了。

    所以许清宵能把大魏文宫间接性这么早逼出去,靠的不是计谋,而是拳头,以及掀桌的能力。

    别说他们读书人不会玩计谋,怎么玩?你还在慢慢布局的时候,人家一战矛捅死你,还玩什么?

    洪正天一个半圣,现在还被钉死在城墙上。

    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文城内。

    随着大魏文宫的降临,众人并没有显得特别愉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与沉默。

    原本在他们设想当中,大魏文宫这次脱离,应当是风风光光,傲视一切。

    城内的烟火爆竹都已经准备好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趟脱离,被杀了两位天地大儒,一位半圣被钉在城墙上,一位亚圣被斩,虽然保存了意志,但大家都懂,吕子已经没了。

    最多再坚持个三年,差不多三年后他的意志便会消失。

    而且还被天下人辱骂,再加上许清宵成圣,种种因素下。

    这一趟文宫是血亏,亏到朱圣都不认识他们了。

    自然而然,这些烟花与爆竹已经没用了,压根庆祝不起来啊。

    “所有正儒,三个时辰后,前来小世界。”

    这一刻,吕子的声音响起,传达至每一位大儒耳中。

    当下,众儒生齐齐开口,给予回答。

    他们知道,文宫必须要想出一个对策,今日吃了这么大的亏,要是没有一点反手能力,或者是谋策的话,人心都会散啊。

    可就在此时。

    大魏京都当中。

    伴随着许清宵立下大宏愿后,一朵朵祥云出现,这些祥云普照大魏王朝的土地之上。

    并非是照耀在许清宵身上,而是没入了土地之中。

    一时之间,大魏王朝内,许多荒田变成了良田,一些荒芜的山脉,也生长出参天大树,土地肥沃起来了。

    这是天赐祥云,让大魏的土地肥沃,使得荒田变良田,是真正的大福泽。

    但整个祥瑞只持续了半个时辰,最终便全部消散了。

    毕竟按照这个样子,持续一天的话,大魏王朝压根就不需要努力了,躺着都能收成,这肯定是不行的,天道会赐福,但赐福的意义,是加强,而不是让你不劳而获。

    这是天道之理。

    随着祥云异象消散之后。

    许清宵将文器纳入体内,随后一步跨越,来到浩然文钟面前。

    嗡嗡嗡!

    浩然文钟不断自转,感受到许清宵到来后,莫名震颤,似乎对自己有些不满。

    感受到浩然文钟不太满意,许清宵不由一笑,他真没想到浩然文钟居然还会吃醋生气?

    伸出手来,许清宵摸了摸浩然文钟,后者这才勉强停止自转,随后在许清宵周围晃动,显得有些愉悦。

    而后,许清宵缓缓出现在大魏皇宫中。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皆然朝着许清宵一拜。

    “我等拜见许圣。”

    他们开口,面对许清宵还是显得恭敬,毕竟许清宵现在已经是大魏半圣了。

    既是圣人,就必须要恭敬尊重。

    “诸位客气了。”

    许清宵抬起手微微一拱,自己已是圣人,若是回礼有些不太好,不然的话,圣人之威,他们承受不起。

    而面对女帝,许清宵还是简单行礼,毕竟对方是大魏女帝,享的起自己一拜,除非自己成为文圣,不然的话,面见帝王,还是得一拜。

    “臣,拜见陛下。”

    拜见女帝,许清宵以臣子身份,而后者面色有些苍白,但还是微微一笑,望着许清宵道。

    “许爱卿莫要如此多礼。”

    “你如今已是我大魏新圣,往后见朕,直接免礼。”

    “来人,传朕旨意,建立大魏新文宫,命名许圣文宫,于旧址重建,户部拨款一万万两白银,如若不够,继续拨款,直至完善,由吏部,礼部,工部,三部共同合力,三月内,必须完成。”

    “再设许圣圣像,于大魏王朝,今日设为假日,大魏读书人,皆需虔诚膜拜许圣。”

    “册封许圣为大魏平乱王,世袭罔替,给予许清宵麒麟兵符,大荒兵符。”

    女帝开口,她一连下达三道圣旨。

    建大魏新文宫,命名许圣文宫,拨款一万万两白银,这一万万两白银都可以建造一座皇宫了,倘若当真建设出来,可见有多宏伟。

    再设立许清宵的圣像,让大魏读书人膜拜,这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恩赐啊,往后大魏读书人的信仰之力,皆然会加持在许清宵身上。

    这种力量,不是提升实力,而是在关键时刻,帮助许清宵完成新的蜕变。

    名传千古。

    最后册封大魏平乱王,执掌麒麟军,大荒军,这是皇帝对一个臣子最大的信任了。

    将兵符交给许清宵,那么许清宵就不是普通王爷这么简单,而是掌握实权的王爷。

    以后真要做什么事情,兵符在手,谁能阻挡许清宵?

    换句话来说,这就是平分天下啊。

    人们震惊,诸王咂舌,文武百官更是被震撼到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但仔细想想,他们没有劝说,倘若换任何一个人,他们都会冒死进谏,毕竟兵符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乱给。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兵符大于一切,兵符在自己手上,江山就还在自己手中,若是兵符不在自己手中,江山指不定某一天就被别人窃走了。

    可许清宵不一样,他是大魏的新圣不说,更主要的是,女帝已将将一半的国运赠给许清宵了。

    换句话来说,许清宵承载着大魏国运,给许清宵兵符,还真的没有一点问题。

    毕竟天下许清宵不会背叛大魏的。

    面对女帝一轮又一轮的赏赐,许清宵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悦,相反许清宵只是点了点头道。

    “臣,多谢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